為了解決膠皮灌快速膠水的環保問題,
Tensor:內能膠皮應運而生,而這一進展至今已發展到第四代的蛋糕海綿。
雖然當今短顆打法代表人物何志文說他從來不灌膠。
但我輩凡人,捨神兵利器不用,如何披荊斬棘。
更何況平面膠皮得了內能的幫忙,二速更頂,更不怕短顆下沈特性。
這纔會讓許多球友改用中、長顆希望維持原有過渡球的優勢。
顆粒打法最怕只拿來當過渡球使用。
如果無法自行發力取勝,只靠球性變化下旋特性,只有挨打的份。
何智文以接近五十歲高齡,仍能縱橫球場,便在於發力無礙。
以速度取勝,向來都是短顆的優勢。
然而從各廠牌膠皮特性比較表中,從沒有哪張短顆膠皮速度勝過平面膠皮。
又不轉又不快,要如何取勝?所以轉而向內能化發展。
小弟在小球時代,便曾嘗試使用短顆粒貼平面膠皮用的海綿。
果然在速度上獲得改善,輕取一些原來就輸給我或伯仲之間的球友。
但碰到球質較重的球友,便因控制不住來球旋轉而輸得更慘。
短顆使用Tensor海綿之後,一直不敢嘗試。
原因如上所述,但因改大球後用短顆小提拉一直打不好。
先試了一張Andro Logo(配Papier碳板),夠快、夠軟、球路也怪,
反手殺球、彈擊都不錯,球會飄,令對手有點錯愕。
但顆粒較小較長,推擋及搓球較不順手,小提拉及扣殺威力不大。
所以體會不到Tensor海綿究竟有啥威力。
於是入手了一張Joola Tango Ultra,上膠顆粒超大、超軟,海綿也軟。
然而球速出奇的快,幾乎只要原來發力的一半便以足夠(與環球889相比)。
原本搭配大維07碳王,反手推擋極佳,但正手幾乎無法控球,
隨手提拉或扣殺就打飛,發球也不轉,接發球容易冒高。
改貼在Yasaka YE上之後這些問題就都解決了。
原來Tensor海綿較適合軟板嗎?YE原本遭人詬病的推擋,反成強項。
最易於反攻前沖弧圈球,只要看到對手做出想搶大板的預備動作,
心裡就已經在偷笑,想著該弔左或弔右,讓他栽個跟斗。
但是碰到側旋弧圈球這張皮就一點也不好打,屢屢打飛。
原本用反膠止要輕輕一擋即可的球,對Tango Ultra卻是難事。
擋不到、推不著、扣不進、拉不飛,可謂一個『慘』字。
遺憾的是,不論是Logo亦或Tango Ultra都沒有中國製短顆的『顆粒味』
之所以再回頭打環球889,就是因為其穩定而顆粒味十足的球路。
那種咬住再推的神奇的推擋球感,幾乎所有非中國製的短顆都無法複製。
而這種球感並非來自上膠,而是海綿。(如著名的紅雙囍#12海綿)
說到這#12海綿,曾有幸獲贈一張真品(感謝中原大學黃姓老學長)。
彈性好、手感足、扣殺爆、搓球又轉,咬球吞吐感明顯又不吃旋轉。
其他在用品社買的,也沒證據說是假的,但幾乎都沒有同等球感。
就這麼一路胡買瞎打,來到了蛋糕海綿的時代,
好奇加上物慾,敗了一張Andro Hexar Pips(1.7mm)。
捐出球拍後,手上自用的拍子就只剩下順風606和BANDA ALLSAVE。
ALLSAVE是削球拍,留下的原因是因為退伍留念的紀念拍。
上面蓋滿當兵時單位長官的官印,不適合捐贈出去。
順風606則是短顆打法的超級經典拍。
相較於劉國樑紀念拍的Stiga Clipper Wood CS更有價值。
除了老一輩世界冠軍推崇備至外,這拍真的好打。
網路拍賣價已高達4,600.-RMB,換算新台幣破兩萬元天價。
所以這張天價短顆(NT.1050)當然先貼順風606試刀。
差強人意,是順風606配Hexar Pips的感覺。
真的差強人意,扣殺稍優於環球889,但莫名奇妙要多發力。
接發球很糟,老是冒高,一開球就落入劣勢。
膠皮介紹說蛋糕海綿咬球好是沒錯,但也容易觸底。
發力透板跟觸底是兩回事。
順風606算是硬板,蛋糕海綿發泡較鬆散,硬板觸底後球會打滑。
因此在發現觸底時非得加力,否則容易掛網。
就這樣打到腰酸背痛,有點花錢找罪受的感覺。
當下就又把環球889換了回來。正牌短顆的輕鬆飄逸手感真舒服。
感覺自己當了冤大頭,有點不甘心,也想讓Hexar Pips上訴。
苦思良久,YE底勁不足,觸底感肯定更強烈。
Carbon碳板太硬,打輕了會飛,觸底打滑會更嚴重。
所以日中號-SP(閃光五號)這讓我開始亂換拍的名拍,莫名在腦中浮現。
這把曾獲得漢城奧運銀牌的短顆銘器,數十年如一日的強悍。
就算在新球拍技術進步神速的今日,它的球速都算得上頂尖的快。
作為厚五夾經典,它的擊球感算較軟彈的。
當年在小球時代配上雙魚820A這張超快短顆,都有不錯的控球力。
也因為順風606的超高網拍價,讓我有點捨不得拿來使用。
因此購入了生平第五把日中號-SP。哎!又犯戒了。
一字記之曰『爽』。
太好打了、了、了、了、了、、、、、
抱歉!這不是電影『食神』中的對白,但真是好打。
除了好打之外別無他言。作為我的終極一拍真不為過。
無法言諭的順暢,要快、要怪皆可。
不轉球、搓加轉球、小提拉、扣殺、攻弧圈、正反手重扣、中遠檯相持。
所有短顆招式,一應俱全。
天意嗎?第一把拍子就是最後一把?這也太折騰了吧?
說了半天跟蛋糕海綿何干?
我個人認為:其實蛋糕海綿就是紅雙囍#12海綿的內能版。
也許多了內能之後,一般海綿會變得太彈而失去咬球的手感。
廠商纔會將其結構作成鬆散狀,用以增加咬求深度,至於減低的球速則由內能來彌補。
在過去使用紅雙囍#12海綿的基礎下,使用Hexar Pips的過程中幾乎是無痛的。
只是1.7mm實在太薄,建議大家可以考慮2.0或2.1mm
Hexar Pips作為全世界第一塊使用蛋糕海綿的短顆膠皮,
採用的卻是中國大陸二、三十年前的舊技術思維?有點、、、、、
不過也好,過去紅雙囍#12海綿可遇不可求的稀有性及神話性,
即將變成有錢就買得到的普及。
科技始終離不開人性,就像在音響界號稱管機之王的J牌,
其最新的前級擴大機線路,居然是仿照三十年前名機Marantz 7c。
是科技走回頭路嗎?還是越活越回去?
寧可相信這是對音樂基本價值的重新追尋與肯定。
蛋糕海綿呢?見仁見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