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這個部落格以來,因為一時愛現,發表了一篇:『我的球拍全紀錄』,也因此結識許多網路上素未謀面的球友。最近因為回一位署名[反手長顆]球友的問題,止不住手癢又破戒買了一把BTY Gergely,這也是玩拍生涯中的第三把。對我這種強烈排斥加料拍的個性實在是一大諷刺。對拍迷而言,會買一次以上的拍子幾乎已經經典到不行。這第三把Gergely想當然具有非凡的過人之能。
159.5x152mm的中大型拍面,6.9mm經典攻擊拍板厚,幾乎所有規格都和當紅加料拍相仿,沒錯,Gergely是老祖宗嗎!超過1/4世紀的髙齡球拍,後續型號都是依照這個版本修改而來的。最早期的TAMCA5000系列計有:Gergely,Scrona(異質),Allure(削球),Oberon,Klampar,Laminated,Special S,Chinese,Papier,Repulse這幾款,其中Klampar改款為Quetzal,Special S改款為Sardius,但多年來一直屹立不搖的只有Gergely,Papier,Sardius等雖然也都還在賣,卻都只是強努弩之末。舊時代最強兵器來到大球時代依舊是一方霸主,無所不能的它,各種打法都有人使用,李根相用它打長顆削球攻擊,格林嘉用它打無理強攻,吳尚垠用它兩面弧圈攻擊,李佳薇用它打短顆異質攻擊。當然傳說中還有更多人用過此拍(如波爾等),這些國際名將的成名拍都是Gergely,不論後來換拍的原因為何,都足以證明Gergely的優異特性。
Gergely有一個完全不同於其它拍子的設計特點,其水晶牌位於拍柄正中間,這個設計讓它的擊球重心幾乎與球拍重心吻合,跟後來大球時代常見的重心前移不同。練球三十分鐘之後再看球拍,所有擊球點幾乎都位於球拍中心直徑約5cm的範圍內,對於這種超高速拍而言,速度不是問題,穩定性代表一切。所以這樣的穩定手感設計,成了它適合各種打法的穩定基礎。尤其顆粒膠皮的控球不易,更適合搭配這樣的球拍。控球穩定是初學者的一大瓶頸,咬球不夠也是多數教練不建議初學者用加料拍的原因,但Gergely的手感卻好到能夠讓你在控球穩定度上大幅提升,甚至還有空加上旋轉變化,這些優異特性全是導因於其穩定的特質。
部份球友覺得,Gergely六角形的拍柄斷面設計,不若其他橢圓形斷面設計握感來的舒服,但這種拍柄設計正所以提升使用者對拍面仰角的確實掌握,得以精確控制擊球角度。個人之所以不喜歡後繼型號Gergely 21和Gergely Alpha就是因為拍柄斷面形狀改成橢圓形。更糟糕的是Gergely Alpha居然出了嘩眾取寵的ST直柄,大大減少了遠台的攻擊力量,這點暫且按下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