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經測試2013/07/23正式定讞:世奧得-快攻龍配友誼-563+海夫-白鯊,最合我意。

因為大澈大悟、感觸良多及人生坎坷、工作繁忙無暇它顧,本文的發表將出現斷斷續續的歹戲拖屏的狀況,敬請舊雨新知們見諒。但本文內容即將有對短顆打法及器材搭配的總整報告及頓悟心得,也請短顆同好能不時回顧,並不吝提出指正,謝謝。(嚴重警告:本文非廠商廣告,在本文尚未完成,及未完整看完本文之前,千萬別貿然購入本拍,違者責任自負。)

從沒想過會有一把拍子,能像萬能鑰匙一般,打通我心中對於短顆打法及器材搭配的種種疑團,這靈光乍現的又驚又喜,直教我好幾個禮拜都睡不好。2013/02/18晚間在全民球館巧遇一位有心的球友,拿這一把從未見過的中直打短顆。自詡對球拍器材瞭若指掌,怎就這一把不曾見過?向來在全民少見短顆同好,不經意的攀談,驚異的發覺原來是陳龍燦代言的世奧得正膠王:快攻龍,前一陣子曾有網友留言提到,當時並無太多想法。但一塊純木七夾,售價高達600RMB,並擁有直拍正膠世界冠軍陳龍燦參與製作的加持光環,這該會是多麼另人期待的神器。

2012891003219313 (1)  

21042727_04  

球友的這把愛拍是透過網路賣家到大陸訂購,並非已在台發售。所以入手價格不菲,約台幣三千多。正手貼TSP Super Spinpips,反手貼友誼729-5,但拍重居然比我手上的Yasaka YEO+Joola Tango Ultra+BTY Sriver EL還輕,單就膠皮部份就應該比我重15~20克才對,可見快攻龍的空拍重應該相當輕。正反面水晶名牌和整體製作品質,比世奧得原廠官網上拍的照片還漂亮,當然也不可免俗的在反面水晶牌附上燦哥的大頭照,對這樣價位的拍子而言,製作品質是交代的過去的。有外觀品質、有商業噱頭當然也希望在內涵上,能有令人驚艷的部份。

在年前2013/01/12有網友留言如下,當時小弟做出這樣的推論:

問:
小弟今天試打了世奧得的陳龍燦,手感明顯比08要軟。感覺這把球拍防守上、推擋上有不錯的控制,正手則要靠自身發力,短顆的速度才會展現。這種軟七夾的特性或許近似您用的YE7吧?陳龍燦的教學片,比他年輕時拍的內容要精簡,多了背面貼反膠的介紹,作用是為了發球多旋轉變化,而非橫打。

答:
閣下真是用心,且您的試打心得與網路上的測評一致。請您參考一下這個視頻: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IyMDc0OTMy.html

與陳龍燦對打的高手據說有積分賽2200~2400分的實力,但跟陳打起來像是不會打一樣,其間陳的打法幾乎很少扣殺,只有推、擠、搓,也不太移動步伐,很輕鬆的就贏了。

在下推測,這把快攻龍的設計便是因應這種以推檔為主的打法所產生的設計,這和YE7是完全不同的路子。同為七夾,夾層厚度便暴露出其設計意圖。快攻龍的1,2/6,7層較薄,結構類似OC,3,4,5層同厚,結構看起來像日中號SP的2,3,4層,但最中間那層較薄,這種配置明顯的在增加咬球時間,所以有軟七夾的手感,但瞬間發力時僅觸及第二層雲杉加力層便出球了,所以輕扣應該比重扣球速快,這對搓球的質量與速度都有提升。應該算是厚五夾概念的改良拍。在下可以大膽的斷定,這是一把球速適中,出大力也打不太快,但手感好、控制佳的高速控球拍,適合球路旋轉多變、以打落點戰術為主的球員。喜歡何志文或王增羿打法的朋友都不太適合此拍。

YE7其實只是比YE多兩層薄薄的加力層,概念上像是Stiga Allround Carbon,基本手感與YE相同,只是出球稍快,更不受來球旋轉影響,算是薄五夾概念的設計。

短顆背面貼膠皮的手感會有一點Q彈的後勁。這和單面短顆的爽脆手感完全不同,不習慣其特性會完全不會打,不建議強求。

2012899561547657 (1)  

由於球友愛拍上貼的膠皮也是小弟喜歡的球感,球拍重量、擊球重心都調整的很好,所以剛開始試打時真是心情跌到谷底,期待太多真的容易受傷害。第一個感覺是:軟。號稱正膠王、快攻龍,扣殺攻球卻很吃力,有點鋼管舞用條軟繩子表演的倒錯心理,實在很不能接受,在對面擋球陪練的拍主也附議說正手攻球有疲軟的感覺,越摩擦帶球,球速又慢又會掉球。

、、、、、待續

續前文。
說實話,以08/032或順風606/P700等經典短顆球拍的手感觀點來評價這把快攻龍,簡直可以用:『離經叛道』這樣的重話來形容。搜尋對岸網友的評價也都大同小異,普遍沒什麼好評,都是一面倒的認為是把老人拍,搞搞推擋、伺機攻擊的老化了、消極了的老年陳龍燦式打法,跟快攻扯不上什麼關係。以下節錄對岸網友的測評:

控球较稳,推挡防守时力量较弱,好似泄力,
正手突击下旋球或者击打上旋球时力量正常,拉小弧圈时显得比较肉,出球速度不是很快。
个人认为比较适合推挡较好的防守型或者防守反击型选手使用。
试用人打法:直板正胶,快攻打法。
鉴定完毕
试打人 水平见视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k1Njg5NDIw.html

试用者:李涛  原国家队
打法:直板正胶单面   龙影正胶
正反手放松情况下击球还可以
发死力击打较软
推档不给力
适合两面拉
吃球感觉好

第四季更新
试用者:刘mm  原北大校队队
打法:横板正反反生 狂飙3+799 
我感觉控球能力还不错,拉球旋转还可以,冲劲不够,出球速度相对较慢,
对于反手薄海绵生胶选手,有点软、不够脆。
个人认为比较适合有力量且控球能力一般的,喜欢自己发力的选手使用

關於發死力效果不佳這項評價評價,更是把快攻打法中最經典的一項技術給徹底否定。對岸網友對發死力的解釋如下:

1)发死力就是在来球看准确情况下强行起板,或者对攻中发力反攻;看准了非打不可,这是单面正胶快攻的正手霸气、王道的根本所在;
2)推挡是单面正胶十分重要的一个助攻环节,转为上旋以后,在保持推挡能给对方足够压力条件下,伺机转换到正手发力强打,这样就围绕着(1)的正手为核心的套路而发挥了。

我理解的“发死力” = 迎击对手发力攻打的来球,加上自己的发力,形成合力(借力打力),这时对海绵的瞬间压强是最大值,超过海绵支撑力而坍塌,所以出现不走球。

你说的是高级的情况,就是在正手防御暴冲的时候,借力打力容易下网,再有一种就是发力打半高球的时候容易下网。尤其在外硬内软结构的底板中容易发生以上两种情况。
   在我有限的眼界中,我遇到的地市的一线正胶高手,底板厚薄差别虽很大,但却少有用外硬内软结构的底板,多是OC,to,纳米oc,橙水晶,钛54这类看似差别大,实则越发力出球成线性的底板。

這與我在尚未試打前即預測此拍:出大力也打不快的預言不謀而合。這些給出測評的對岸網友都有半專業~專業隊的水平,所言應該不假。但身為直板正膠快攻世界冠軍的陳龍燦大師,竟能為了代言費,枉顧形象,而世奧得難道想一次砸了兩造雙方的招牌嗎?還是有網友提出不同的意見:

刚拿到 正胶王(快攻龙)--陈龙灿 6.5厚 重量没称 不重
贴上最近的配置 小试了一把
正面是 TSP SPECTOL 1.7-1.9
反面是 省狂 39 2.2
初步感觉 手感挺好 刚开始觉得内弹 板里面很弹 有劲
发力容易打透 手感扎实有数
发力拍的手感介于老椴木板和CL之间
反面横打不错 软硬适中 旋转也很好
改横握 正反 反生 感觉惊艳
改单面生 透板适度 非常舒服 指示哪打那  
最近的主板是玫瑰7,我感觉没有玫瑰7硬 但球友(跟陕西队练过的)说比赛说不定哪个好呢
下次再换个 正面TSP SUPER 反面EL 的大众配置好好试试

這名網友的論述跟以上各評論大異其趣,怎會如此兩極?行文至此不免心生疑惑:陳龍燦、快攻王,名、實相符嗎?

 

~~~~~~~抱歉,本文荒廢約三個月,讓大家久等了。

借拍試打時間其實不到十分鐘,依在下經驗雖然已探出些許端倪,而心生竊喜。

但為了確認這些形影朦朧的快攻龍設計企圖,私以為非得一親芳澤不可。

下圖就是期待已久的快攻龍,先用馬林拍上的配置膠皮作測試,一整個輕!但整體配重還是有甩拍時的尾勁。

20130501_011128_8_bestshot  20130501_011400  

 

委託網路賣家代購的過程卻一波三折,拍子本身沒問題,但隨附教學光碟卻在海關通關時耽誤了不少時間。

然而負責的良心賣家很認真的幫我弄到這張光碟,要不然買這拍而沒光碟,絕對白買。

因為這張燦哥親自示範的教學光碟,內容實在大有玄機,誠所謂欲練神功,必先『XX』般的重要。

一般球拍玩家在作所謂的『評測』,其實都是自以為是的胡說八道(當然包括我在內)。

評測者本身的稟賦、球齡等都不盡相同,也都是以自我感覺作為評判標準。

如上文中,自附打球視頻以示水平的高手,其打法類型與燦哥大異其趣,使用膠皮性質也可能差異極大。

如此的評論結果自然容易失準,何況評測者與燦哥經驗、水平之間的差異,可能更無法領略其中妙處。

當然在下的水平更差,經驗更少,要來評價這把爭議性極大的快攻龍,實在是不自量力、汗顏之極。但僅就在下所能、井底之見,便已感受到快攻龍設計概念中,力圖中興短顆直板快攻霸業的雄心壯志。更讓我不吐不快,急欲和同好們分享拙見。

上文節錄的評測文作者,打法可能都是晚期,國際乒總為牽制短顆打法而制定的各種不合理規則後的改良技術,甚至器材也都是。一般很難和平面弧圈打法球員抗衡,由最近的世界冠軍球員已然罕見直板正膠打法可見一斑。然教學光碟中所見燦哥的表現,簡直叫平面打法球員汗顏,發球、抽球都讓示範陪練員完全招架不住,哪裡是一般短顆給人的不轉、不沖的印象,相較於現下只能先用小提拉起下旋,再重扣得分的無趣打法,更具攻擊威脅性。而其最厲害的推檔更是出神入化,就算倚天再出也無與爭鋒。一樣都是短顆!Why?Why?Why?,How?How?How?

插播一段笑話:話說百曉生著兵器譜,論定天下武功排名先後,自己卻功夫平平,被李尋歡一刀幣命。這把集各家所長,名頭響到不可一世的狂飆龍的第一次出戰,居然是以大敗收場。當日因試拍緣故,特地雙面都貼短顆,一面Joola Tango Ultra,一面貼友誼802-1,一如先前的判斷:快攻龍的板材皮脆心軟應該較適合內能型海綿膠皮,剛好手上只有這兩張是使用內能型海綿,當然先試一下。Tango Ultra以內能顆粒的始祖聞名,除了海綿彈性大之外,其顆粒直徑之大亦屬罕見,顆粒上膠極為柔軟,稍微發力即可將顆粒打倒。處球球感軟綿,易控球、摩擦大、速度極快。

事關短顆打法概念總結,非簡短文字可以解釋,未免遺漏以下先列出章節目錄:

一、短顆基本功:燦哥教學視頻分析。

二、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快攻的極致定義。

快,要快到什麼程度,什麼速度才算快?其實很簡單,只要讓對手摸不到球,不管球速多慢都算快。反之對手若能順利反擊,球速多快都是枉然。一般對快攻的概念不外乎三板攻擊,講究再三板球內定勝負。

常看電影的球友們應該都知道阿甘正傳中:主角干、佛列斯特,因為堅持:『打乒乓球只要別在自己這邊掉球就贏了』不論姿勢多難看他都設法將球打到對手台上,就此得了世界冠軍。依桌球規則只要能回球不出台,基本上就立於不敗之地。不論是帥氣的抽殺,還是保守的推檔,或是被動的削球,只要造成對手回球失敗就贏了。而快速積極的攻球較能爭取主動,掌握較多的主導優勢。

三、劍之良者,其鋒必斂:快攻龍的結構分析。

四、獨孤須九劍,圓月祇一刀?:重扣殺輕推檔的謬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razytal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