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老掉牙的桌球用具的歷史故事,年代久遠,不適合年輕人,不喜勿入。

729、PF4,這兩款膠皮分別隸屬于天津友誼、上海紅雙喜,不但是中國桌球器材的泰山北斗,亦是昔日令東、西洋高手聞風喪膽的血滴子。如郭耀華、欷恩亭、江嘉良、陳龍燦等等絕世高手,都是用這兩個廠生產的器材奪得世界冠軍。索性這兩廠往後十數年時間生產的膠皮、球拍名稱都冠以729XXX、PF4XXX的命名方式。

民國七十七年,第一次花了600元買了一張紅色友誼729,1.5mm海綿,當時一張BTY SRIVER才賣280元。那種可以緊緊黏住球不掉下來的特異功能,常常讓許多沒見過的朋友嘖嘖稱奇。隨便發球就吃五分的超高摩擦力,更是讓對手大呼不公平。就這樣二十五年來一直魂牽夢繫,那種彷彿將球抓在手中再丟出去的神奇手感。

說起來729在台灣會普及的原因還跟在下大大有關,大學時因任桌球社副社長的關係,跟學校旁一家桌球用品社林老闆交情不錯,林老闆的姊姊在大陸經商,而當時大陸官方規定,所得的金錢無法換成外匯,必須買貨品回國內變現,林老闆聽從我的建議選擇了友誼729FX單一品項進口,幾個貨櫃的729FX就這麼傾銷到國內,搞到市場行情價完全崩盤,罪過啊!

人手一張的後來,729FX的球性大家都熟了,優勢不再。只得另闢新徑。其中也移情別戀過Joola Carrera 730/雙魚815/830/8338/環球999/STIGA Typhoon Gold等膠皮,但因每次切球都輸給紅雙喜DHS PF4,所以鍾情PF4好長一段時間,唐橋(4)和麒麟(6)最後的十張舊版PF4就是被我一口氣買下的,當時BTY當紅的膠皮是BRYCE。

而與平面膠皮交叉使用的顆粒膠皮也是這兩個廠牌居多,買過最多的短顆粒是DHS PF4-652,651次之,874第三,至於友誼802/802-40/802-1/799/563/環球889/889-2/雙魚820/820A2等多不勝數,且尚未包含日、德系膠皮,這有多敗家可見一斑。之所以球友提問我大概都能稍加建議,便是因為實在玩物喪志太過了。

729因為公司分裂的關係,沈寂了一段時間,DHS則在王勵勤用G888打響名號之後,並號稱市售版與國手使用版無異,迅速佔領廣大市場,其後又因劉國正扳倒金澤洙的民族英雄效應,狂飆系列中的狂飆三脫穎而出成為市場絕對主流。顆粒膠皮方面則因劉國梁、楊影曾使用友誼802而雄踞一方,但日、德系膠皮一直未曾缺席,SRIVER/TACKFIRE/BRYCE/TENERGY等也一直是中國國家隊的座上賓,TSP Spectol更被大陸球迷封為顆粒之王。

前些日子注意到友誼公司出了一張號稱『傳奇』的生膠膠皮,包裝上的說明是:Legend『彈爆疾勁、沈墜多變』,看得實在心癢癢。在購買的同時加購了小有名氣的:啟源729ORIGIN和復刻板的DHS PF4,前面的大篇幅鋪陳,主要的是陳述在下對這些膠皮來龍去脈的了解與熟悉,和收到貨品之後的失落與感傷。

與時俱進是值得鼓勵的,但是也代表了被時代所淘汰的無奈。

這兩張平面膠皮的改變就已經叫我唏噓不已了,而那名為『傳奇』的生膠,已不是吐血能以明狀(根本就是Spectol的仿冒品,應該更名為:『別人的傳奇』)。

傳統大陸製膠皮多數顆粒排列方式,俗稱橫顆粒:顆粒成行的方向與Logo書寫方向平行,日德系膠皮則相反,俗稱直顆粒:顆粒成行的方向與Logo書寫方向垂直。新購的這兩張平面膠皮,很遺憾的改成了直顆粒,舊版的這兩張膠皮都是呈橫顆粒方式製造。這微小的改變,卻主導著技、戰術觀念跟運動生理學的大幅變革。狂飆和天極系列改直顆粒就算了,留給PF4愛用者一點空間好嗎?連謎印、魔術師系列也都改直顆粒了,就饒過PF4不行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fFEm-Fui-0以上為獲得最多金牌的大陸前國手郭躍華與後來的中國國家隊總教練蔡振華,兩人於1983年東京世乒賽的比賽身影。在器材品質低劣的當時,這兩位所打出來的球技、球速、戰術絲毫不遜于現在。郭躍華一直是729的代言人,其技術風格便與膠皮顆粒排列方式有關。從發球來看,當他要發下旋球時,球拍運動方向都與顆粒成行方向(橫顆粒)呈垂直,幾乎是拍頭向下插的動作方式。抽弧圈球時亦是拍頭朝下,與今日拍頭朝外拍面平行手臂的方式大為不同,而當他要發空球時,拍面轉向球拍運動方向都與顆粒成行方向(橫顆粒)呈水平。這種打法的握拍方式最像握筆寫字(PEN-HOLD),而台日、韓直拍選手的握拍方式,則應該用揮雞毛撣子來形容。

馬琳還稍微保持了這種傳統直拍快攻的戰型,但從王皓以降,中國國家隊的傳統直拍快攻幾乎宣告終結,許昕充其量只是柳承敏和王皓的綜合體,他的動作方式便是是因硬膠皮顆粒排列方向而發生的根本性差異。網路上流行的說法:直顆粒速度快、橫顆粒旋轉佳,乃是一個天大的誤解。1979年平壤世乒賽,郭躍華對小野誠治打到22:22的那一球全場叫好的遠檯對攻,郭躍華所打出的球速、質量不見得輸給小野誠治,依個人偏見,反而覺得郭耀華占儘優勢,果不其然這球是小野誠治輸了。問題便差在對於膠皮特性的理解上,像許昕的正手動作在一定程度上像極了日本老國手齋藤清。優秀的選手會調適身體動作,去延伸發展器材的最大可能性。器材與基本動作有息息相關的繼承關係。所以會有同樣的器材,評價卻兩極化的情形。然而現今桌壇的潮流,已經將平面膠皮的直顆粒排列引領到一個理所當然的境界,郭躍華這路打法當然後繼無人,妄想直拍快攻復興的中國家隊,只用優惠保送名額的方式,能保有許昕、王浩、馬琳這些一流選手,還真可用一將功成萬骨枯、將帥無X累死三軍來形容。

如今想來,自己為何會從平面膠皮轉進顆粒膠皮,而且只愛好橫顆粒膠皮,應該也是下意識已經習慣橫顆粒膠皮的打球模式。而許許多多曾經叱咤風雲的名將之所以驀然退役,也都是因為規則、球具改變的關係,可怕又可恨的無奈啊!

算了,江山代有才人出,恐龍如果不滅絕,哪來的你、我、他。一切砍掉重練,不要再當恐龍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razytal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