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14-2  一把球拍,用兩篇文去寫,會不會描的太黑了一點?不!!!值!真的值!

從1989年開始瘋桌球拍到現在,超過230把球拍、無以計數的膠皮,說實在的,在下雖然不是什麼有錢人,但對於買球拍這件事真的不手軟,不買一些高價器材的原因,不是因為買不起,而是不喜歡也不滿意。因為總能跟真正多金的球友借來試打,真覺得喜歡再買。隨這經驗的增加,常在知道球拍的結構、厚度、重量之後便能準確地推斷球拍性能。就像玩音響也已經玩了二十幾年,有些朋友雖然斥資數百萬購入新器材,但因為對該器材知之甚詳,連受邀去指點都加以婉拒。所以如Adidas這個新品牌,因為球拍結構方式了無新意,不管品質如何,實在沒啥興趣去花錢。而BTY的極高價特注拍,更因為根本就沒有喜歡的款式,要怎麼特注?至於其市售最高價的幾把加料拍,除了試打不滿意之外,老覺得為什麼只是加了幾滴辣油的麻辣口味,憑什麼要比清燉的原味貴十倍?但一把售價僅490元台幣的Y-14,居然推翻了這二十幾年來累積的所有知識,成了在下瘋狂敗家行為的止瀉藥,這怎麼不值得大書特書呢?這其中還有一小段插曲,要感謝與球友的一次球敘,為這段史詩般的燒拍狂想曲譜下最高潮。

Y-14,正式名稱是:銀河、水星Y-14,但14x2=28,是月球繞行地球的週期,也就是半個月,半個月就是胖,的確,很適合我這個胖子的一把球拍。中國人很講究數字的吉凶,Y-14數字不討好,但加上兩片銀河、月球速度版(編號:49-004)總和為120,大吉大利。

扯遠了,但Y-14+月球速度版x2,實在是一把另在下完全心折的好球拍,重量輕、彈性佳、旋轉強、球質重、前衝強、不吃轉、、、,起下旋輕鬆容易,唯獨切球容易冒高、彈擊較易出台。但能有一把球拍同時能適合反膠、生膠、長膠,確實不容易。3+2ply的Gergely結構概念拍,通常都有彈性過大、球質不夠重的問題。諸如BTY Gergely系列三拍、Sardias、普碳、施碳、TSP HINO CArbon、Andro CS V carbon、Donic Waldner Legend Carbon、Adidas Strike Carbon 等等,都是因為同樣的問題,眾所一同的採用檜木面材來增加咬球性能。

檜木是一時之選,當然表現也是可圈可點,球速、球質、咬球、旋轉、、、都不錯。但『不錯』還是有個『錯』字,錯在哪裡???這可是錯到大家都知道有錯,例如發力不足或擋球時會打滑的問題,在諸多比賽中常看見選手失誤後莫名奇妙的看著球拍,這情形屢見不鮮。這也不完全是檜木的問題,一些用林巴、寇頭或阿尤斯面材的碳拍或其他材料夾層拍,也都有類似的狀況。使用檜木已經算是上上策,至少三十年來Gergely仍然長青樹一般的傲立桌壇。至少陳靜、李佳薇、波爾、普里摩拉茲、格林卡、吳尚垠、等等名將都是用這種Gergely結構概念拍,打出極其精采的球賽。

檜木的軟彈,成就了碳纖維夾層球拍。如果不是遇見了Y-14,檜木+Carbon+桐木這個美麗的錯誤可能永遠繼續下去。『軟彈』實際上只是個堪用的組合,檜木夾碳仍然是個敗筆,所以一系列TAMCA5000的球拍在下幾乎都買過,沒買過也借來打過。甚至一些較少流通的型號,如SCORNA、ALLURE這兩把削球拍,也都千方百計地想辦法一親芳澤,TAMCA5000系列實際上是個用不同厚度比例的檜木、桐木、Carbon夾層作排列組合的作品,把廣大球友當成白老鼠一般試打後再去蕪存菁,最後碩果僅存的僅有Gergely、Sardias這幾把以暴力速度見長的球拍,一些標榜純木手感的型號如Klampar、Quetzal等,手震嚴重、球質輕飄飄,不如就用純木球拍算了。相較於Stiga三十年前就已經成為經典的AC、AE、OC、CL等老型號,結構、版型、重量、厚度等設計,三十年來如一日的大同小異。這不免讓我想到好用、方便的按鍵式黑白手機居然被充滿邪惡算計的智慧型手機給取代的悲劇。除了Carbon之外,Arylate、ALC、Zylon、ZLC等等不同材質加料拍,就像是iPhone、Android、WinpPhone等智慧型手機一樣,一堆多餘的APP都是來騙你錢的。一個人沒事幹嘛分分秒秒都得上網?說真的雖然在還沒手機上網的年代,在下就已經買了水貨iPhone2,但當時只是為了耍帥,弄支跟別人不一樣的手機。但用沒多久就覺得實在不好用,還是改回按鍵式手機。現在則因為親友同事的威逼不得不用智慧型手機,真他媽的痛苦。有簡訊不用,幹嘛用Line?您知道發一張貼圖的錢可以傳多少字簡訊嗎?這些都是電訊系統商削錢的騙局,沒事為什麼要上網吃到飽,滑手機滑到被殺都不知道要跑、吃個飯還得等一些無聊的傢伙先拍照上傳,『非死不可』除了垃圾資訊之外,最多的就是到此一遊的打卡照,這是西遊記裡最不衛生的一幕,卻成天有人在幹這檔事,還一堆人按讚。商業操弄,其實就是加料拍的主要問題。Viscaria、波精、波爾ALC、張繼科ALC甚至Donic 鮑精,同樣的材質結構,居然還有人能洋洋灑灑的大放厥詞說是如何如何的不同云云。這其中的奧妙就像舒潔衛生紙和五月花衛生紙之間的差異,只有屁股比較騷的人才分得出其中異同。

就像彩虹七個顏色都有其支持者,每一把球拍也都有死忠粉絲和反對黨,不喜歡Viscaria的我,當然不會去買波精。就像LIGNA OFF完全沒法吸引我,因為不想還得花更多錢去買一把速度較慢的Sardias,根本就是無聊。當然若是要花錢在和之碧、和之蒼或是OSP這些特注價位的五夾板上,寧可找尋仍未嘗試過的不同結構方式的球拍。所以當一些大陸低價位球拍引進之後,我的目光開始轉而注意到這些幾乎是亂搞一氣、挖東牆補西牆的所謂後設設計(post design)上。何為後設設計?簡言之就是拾人牙慧。一些沒有設計天份的人想出來的怪招,不去做原創的設計,而將一些前人的經典設計作分析,分解出一些基本元素,將其重新排列組合,希望從一堆糟粕中尋得灰燼中的鑽石。殊不知前人在創造出該經典中的過程中,早就已經淘汰過這些不良品。上一篇談Y-14的文章中,曾將Y-14形容為天才的傑作,因為改大球後,一味傾向硬木的設計取向,椴木這種幾乎已淡出桌球世界的不彈材料,從來沒人想過將它與Carbon、桐木,用Gergely的3+2結構概念湊在一起。這個亂點鴛鴦譜真是巧得妙不可言,瞎貓碰到死耗子的天造地設。

40mm大球、塑料球都因為比小球更重更滑,咬不住球的通病,就這麼簡單的被特厚椴木給解決了,這層約1.2mm的椴木,還真的在其它也使用椴木面材的拍子上沒見過。持球時間(dwelling time)不長不短的提供了一種清晰到像抓在手上的持球感,然後被強力的Carbon+桐木大蕊給頂出去。收放自如,膠皮的變形和加轉的感覺,好到讓我覺得逝去的二十幾年青春都是矇著眼睛瞎打!!!瞎!真瞎!有夠瞎!幾位熟悉的教練是打後,雖然還是嘴硬力挺自己的愛拍,但是從他們驚異的表情,此時無聲勝有聲,言語已多餘。

第二天,一位曾在本版留言但不認識的台中網友,希望能球敘一番,切磋一下短顆打法。之前也有其他網友曾經邀約,但多因工作及健康問題的關係,經常大半年打一次球連打球,這事球館教練都能作證。實在抽不出時間,因而無法成行,在此先向這些好朋友們致歉。就連這次球敘,也因為突然加開的會議而遲到三個小時。所以當我到場時,球友已經打了三小時球,真是不好意思。

還沒熱身,所以先請他跟當家教練打一下,讓我先觀摩觀摩。遠道而來,自然也是有備而來,有模有樣、攻守有序、不躁進、不手軟的練家子,絕非等閒之輩。這位球友的球拍剛好是Sardias,正手TSP Xs'F1、反手傳奇105,先前他曾留言說本來用兩面反膠Donic F1/F2,這也是我不建議的不良搭配,他後來改反手563,不甚順手,因此參考本版答客問內容,改用Xs'F1/105。Sardias+Xs'F1在他手裡還真的是威力驚人,但他的反手105卻是叫人皺眉頭。根本是當成反膠在打,只能切球和推擋,連彈擊都少得可憐,他自己也承認纔剛改打短顆不久,傳奇105的威力完全發揮不出來。幾乎是自斷一臂的處境,居然能跟當家教練打個五五波,實力不在話下。之前曾送給球館教練一張105,借了回來貼在Y-14上,這樣一來剛好能有個對照組,比較同為3Ply+2Carbon的Sardias和Y-14的異同處,孰優孰劣一試便見真章。此處沒有自吹自擂的意思,但這位球友餵給我的下旋球,很輕鬆地便能拱回去,球速還不輸殺球,好像有點嚇到他了。但講解擊球技巧之後,他卻打不太出來,零零落落的可以成功回擊幾球,卻也都是質量不佳。而改用Y-14之後,回球進球率、質量、速度都有立即而明顯的改善。所以球友返家後立即買了一把Y-14,驚嚇度可見一斑。

故事簡述到此,重點是當借給球友Y-14時,也順道交換球拍,試打了Sardias+105,陳靜在歸化台籍後,曾使用過Sardias,江嘉良也曾用過普碳打正膠,李佳薇用的Hino Carbon,這些都是檜木面材3Ply+2Carbon結構的球拍。這下子就露餡了,成也檜木、敗也檜木,檜木的軟彈Q勁,提供了必要的咬球跟彈性,但拿來打短顆卻剛好咬得不太夠還吃旋轉,尾勁有但卻不夠下砸,球落台後彈起的曲線太高,很容易被打回頭。這點在李佳薇對福原愛的比賽中顯而易見,小愛的拍子一直都是林巴面材,雖然威力不如Y-14的椴木,總好過檜木的似是而非,顆粒味實在少得可憐。這個特厚椴木用得好,真是個神來一筆的傑作。

問題來了,這又波瀾洶湧的掀起我打短顆的興趣,正膠快攻復興有望,甚至連張夔林的長膠打法(在下真練過)都有機會復辟!何時能定於一尊呢?煩惱!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razytal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