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風雨、、、為何你不懂,只要有愛就有痛』。這樣的回答,我覺得夠了,但您滿意嗎?
情字這條路,沒有誰對誰錯,相對於段正淳對每個情人都是真心誠意的真風流,段譽見一個愛一個,碰上王語嫣後就推翻一切的真花心。天龍寺外,菩提樹下,化子邋遢,觀音長髮,一往情深段延慶的真癡心,其實更深得我心。雖然已經擁有溫婉可人的小昭、鍾靈、程靈素,癡心絕對的阿朱、阿碧、殷離,但男人騙局如此陰暗,偏偏更想染指那些碰不得的周芷若、趙敏、袁紫衣,所以那些年我們一起下載的飯倒是比較愛總是顯得波多不夠野。
球拍這件事,哎!總之都跟我的『蕊』有關,您以為是在說球拍大蕊嗎?不,『蕊』,花心也,而且還三心二意。不但你不懂我的蕊,其實連我自己都不懂。從球具、球技、發力到運動生理學,器用與神會的領悟,累積的知識越多,煩惱、知見障也就越發可怕,最近更是發瘋到把手上球拍,除了有紀念性的之外,全都一股腦兒送人了。眼不見為淨嗎?不,夢靨如影隨形,萬般帶不走,只有業隨身啊!愛你所愛,然後把它燒掉,是嗎?
從DEF-~ALL~OFF+,每一把球拍,如前述定義,都有其適用範圍。就算是Allround級球拍,其實也就是兩邊不討好,善於強攻的高速攻擊拍,往往因為彈性太大,碰到削球防守型打法屢屢吃鱉,但全能拍卻能比較有效的痛擊削球打法。總之棒打老虎雞吃蟲,萬物相生相剋,絕對沒有哪一把球拍是保證能拿大滿貫的。
都說大破才能大立,拿著剩下來不好意思送人的文具拍:鐵人牌N-510上場打球,摩擦力>0但<1,速度?如果閃光一號+Sriver的數值是10,那這把鐵人牌30年前的庫存新古品?不能說是趨近於0,但絕對是舉輕若重、練習肌耐力的的重裝備。所有的技術、理論,在這把球拍上都不生效,唯一能把球打回去的方法,就是不倚賴任何摩擦,只能用純粹到沒有任何偏差的正確發力,老老實實地打在球上,將球『送』過網。
這下子可就一時天雷勾動地火的當頭棒喝!多年來的追尋,原來一直都在作繭自縛。不是發生了什麼事,而是我怎麼了。為了追求球速,使用高速球具卻縮手縮腳不敢發力,為了追求旋轉,使用黏性膠皮,卻更常吃旋轉丟分。當丟開這些包袱後,打球變得輕鬆愉快,發力變得沒有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大徹大悟!但對陪練的小球友實在很給他不好意思。
文具拍,不是問題的關鍵,什麼是正確發力,這才是最難的課題。除了腰馬、轉體、揮拍等肌肉伸展或收縮的問題,更在於和工具的材質、設計、人體工學考量等等複雜而矛盾的交互作用,所能發揮的能量轉換效率。慣用拍所能呈現的功、能轉換,通常會優於新球拍。廣大燒拍球友所追求的,除了少數人士是以炫富為目的,絕大多數球友都是為了追尋所謂的『趁手』兵器,孫悟空捨方天畫戟而就鎮海神珍鐵,所以才成就了『如意』金箍棒,所謂稱心如意,趁手才能如意啊!
玩拍生涯中,買了不少,但一直很不愛七夾以上的多層夾板(含加料拍),不是比賽成績的問題,而是每次使用都造成嚴重的手臂拉傷,年紀越大傷勢越來越嚴重,常在練習時即已劇痛不已。改用檜單、三夾、五夾,打一整天都沒這個問題,有這問題的還不只在下一人,還有位原本用Gergely+Sriver+X's F1,拉球速度連甲組球員也接不到的業餘高手球友,改用CL之後居然手臂拉傷嚴重到再也無法打球。另也有慣用七夾的球友,改用五夾後除了戰績一厥不振,還罹患了嚴重的網球肘。
人類之所以有別於其他動物,便在善於利用工具。但從工具論的角度來思考,省『能』就得多作『功』,天下絕對沒有白吃的午餐。抉擇之間可就苦了身體,但百般遷就卻不見得有好表現???玩拍初期,一直以為貴的就是好的、貴的就是快的。但實際上,最貴的球拍往往不是最好打的,最快的球拍實戰上卻很難打出好成績。最近這一年多來因為碰到一位問題很多的小球友,以及部落格裡每日密集的球友提問,對球拍的糾結與糾纏,終於有了一個結構性的突破口:『人』。原本研究所就研究工具論的我,在碩士論文最後也是將『人』這個最重要的因素考量進去,後來才找到完整的解決方案。
以下要開始亂說了,一切都是在下信口胡謅的,純屬虛構,不敢如有雷同,因為怕被雷劈。如果您是放不下舊觀念的保守反動份子,建議您看到這邊就好了。
前述五夾和七夾造成運動傷害的問題,有的人會改用硬五夾和軟七夾試圖調和陰陽。但硬五夾和軟七夾,都算球拍中的異類,不上不下、不中不西、不陰不陽的不不不、、、,錯、錯、錯,莫、莫、莫,有一種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味道。細究五夾和七夾設計屬性的理論原點,五夾含五夾以下的結構方式,多會被歸類到全能、穩定、持球時間長,而七夾含七夾以上的結構方式,則以強力、快速、破壞性強而著稱。或許有人知道五夾需要擊球透板才能提高速度,而七夾則以擺速的提升來發揮威力。但是有的人怎麼用力揮擺速都提不高、有的人怎麼大發力都打不到球上。在桌球的世界裡,塊頭大、肌肉發達的人不見得比嬌小玲瓏的人有優勢,這是大衛VS巨人的魔咒,因為大個子不見得了解如何正確地使用他的身體,甚至反而因為肌肉發達,因而干擾並限制了發展。
不賣關子了,答案就在『天地一沙鷗』裡,若要像老鷹一樣的高速俯衝,海鷗過長的翼展很容易折斷,但只要將翅膀收進來一點就行了。所以只要瞭解正確的發力方式,用正確的肌肉群發力,就很容易做到高難度擊球動作。問題是:有哪個教練有教!更甚者是:有哪個教練懂?連老庄的傳世經典『闖與創』中都沒教。
先來研究一下揮拍動作,也先把『腰馬合一』這種遙不可及的神技先排除,單單討論用手臂發力,通常大家都是隨心所欲地亂打,誰去管到底用了菲力、沙朗、丁骨還是肋眼,或是哪些肌肉群在運動,但可怕的地方就在於用錯肌肉群所產生的運動傷害。運動員持拍手的肌肉會異常增生,造成左右臂膀大小不一的狀況。甚或因為個人偏好施力方式不同,有人肩膀大、有人小臂粗。只恨人生開箱時,沒附贈一本人體使用手冊,才會累得幾十年一身傷病。
肌肉束的生理運作原理僅二:伸展與收縮。絕大部分的人用伸展的方式來發力,殊不知收縮才是肌肉產生最大能量的途徑。正手揮拍時,通常都是用手臂外側的肌肉,以伸展的方式在完成揮拍動作,這樣的動作方式,由於使用的都是大肌肉,力量不可說是小,但反應時間會較收縮動作慢很多。加上從背後斜方肌開始連動到手腕的距離較長,揮拍的擺速很難快得起來。另一方面,通常的反手揮拍動作,主要幾乎都是用手臂內側肌肉群的伸展來達成。這種發力的動作要領,因為慢而無力,為了追上乒乓球越來越高的球速,會越來越發大力,死命的摧殘自己,導致肌肉的不正常增生甚至扭曲,最後就這樣因為傷病退役,甚至殘廢。答對了!用肌肉收縮的方式來打球,既舒服又愜意,這可是逍遙派跟星宿派高下立判的差異,一方是神仙俠侶、一方是老魔小丑,打得呲牙咧嘴也打不好、還惹得一身傷病。
日本選手常見有桌球天才少年、天才少女的自美稱號,這些選手甚至從兩歲起,就已經沒人性的往死裡操自己,同齡的娃娃都還在喝奶咧,這些可憐的孩子就已經背負了國仇家恨。這其中有沒有天才?不予置評,但很肯定都是通過對蠢材的訓練方式來成就其戰績。那、、、真有桌球天才嗎?有的。你也知道他是誰,我也知道他是誰,大家都知道他是誰。只是可能在本文完成之前,任誰都沒想到他瀟灑飄逸的球風、無人能出其右的戰績、超長的球齡與如同神一般的地位,是來自於它與眾不同的發力方式。嘿!他自己說他自己幾乎無運動傷害纏身!一個工具用45年居然沒壞過,這才厲害啊!
不信啊!您試試他那招最有名的反手彈擊,用手臂內側肌肉伸展的方式,任誰也打不出的他那種瀟灑犀利。如雲州大儒俠史艷文的純陽掌,功力精純深厚,仿效追隨者卻只能東施效顰不倫不類,變成葷粥大糯蝦死艷舞的蠢羊掌,嗚呼哀哉!一旦走錯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也徒勞無功。然後再重新看過『他』所有比賽視頻,大嘆自己這二十五年來緣木求魚、南轅北轍的瞎扯淡。關於為什麼沒有其他人拿他那把球拍可以打出好成績的秘密,原來不是球拍的問題。就像看過『書法有法』一書後才知道自己原來畫了四十年字!善哉!善哉!所以佛說:不可說。
待噓、、、。
等了很久都沒人噓,也沒人按讚,不意外。
當年看完『書法有法』一書後,很興奮的買了五本,拿了一本送給一位專長魏碑的好友,他家一門三傑,書法造詣極高,三兄弟全都拿過金鵝獎。相識二十餘年,從來都笑嘻嘻的他,卻板起臉孔。在下這個不長眼的愚蠢壯舉,等於是去跟少林寺住持說他的馬步沒紮好一樣。就算方丈法號不叫夢遺,也非得給十八銅人打一頓不可。
人間事混沌不明的沆瀣一氣,是因為凌駕在事實、公理、正義之上,還有一種叫做權威與既得利益的上級指導單位,只要罩夠高,就能指鹿為馬(趙高)。問題出在眾生甘於以苦為師,樂於當二世,斷送大好江山。『書法有法』作者孫曉雲女士就在文末提出她的憂心,因為她所揭示的『書法』,直接挑戰了唐太宗長眠蘭亭序之後兩千多年以來所有的書法家,彰顯真理的下場要是落得被消音甚至被消失?這也就是少數真知灼見者寧可敝帚自珍,安身於錯誤而邪惡的權威體系之下。
寫寫毛筆字嘛!有啥好大驚小怪的?是的,沒什麼,就真的只是馬步沒紮好這麼簡單而初級的基本功。連握筆法都是錯的、更別提運筆、結字、排帖等更深入的課題。沒有正確扎實的基本功,張口動手就錯。問誰會自覺甚至承認自己的基本功有問題?更遑論見不賢而內自省,難怪得不到救贖,乃基因於不肯承認自己有罪。
碎嘴一堆,回題,回題。真理越辯越沒力,有點累了。大道不遠人心,但是因為太親民又太止於至善,近廟欺神,往往無法得到認同。問題真的只在發力,寫書法時運筆的方式正確,鐵畫銀鉤便自然產生。打球時就算腳步踉蹌、重心不穩,只要在揮拍時用對肌肉群發力,一樣能打出絕妙好球。
央視紀錄片:乒乓球在中國
但,球拍結構特性跟發力方式的關聯,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