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p/phprc6cRi這篇考古文應該很少球友會看,尤其球齡不深的球友,看了如不知其中心法奧義而胡亂模仿,可能會走火入魔、散。慎入啊!但若是內力深厚的明白人,片刻神功便成,他日以之危害江湖同好,武林恐遭浩劫。還是慎入啊!、、、、、您以為是在講倚天不出、誰與爭鋒那段嗎?不、不、不,猜錯了。這是一個被失蹤在西湖湖底的小秘密。

傳說中的神器順風50有多神,這個實在不知道。但幾年前依在下假設所仿製的順風SO,拿清朝的劍斬明朝的官能有多神,依大清律例在最近入手老囍字PF4-871之後,嗯,懂了!了解了!知道了!學習了!受教了!領悟了!並非最近疫情嚴重宅出思古幽情,而是在成功找出032的絕配膠皮後,頗為非常極度有所感受。問題就出在『拿清朝的劍斬明朝的官』上,關公戰秦瓊、張飛打岳飛,斬得到嗎你?

為精品032配上老囍字PF4和老BTY Sriver皮付後,剛開始球拍的狀態還有點興奮過度的太彈!啊!為什麼會流眼淚?是洋蔥?不,是膠水,是我塗了太多膠水,被老婆一頓飆罵,還拿球拍敲我的頭、、、!等過了幾天灌膠效應惡靈退散,除了彈性略失,穩定性、旋轉度都大幅增加,吃球深、膠皮扯動量大,擊球手感回饋清清楚楚、絲絲入扣,太多太多了,以下就省略不表。回頭來談這把在下用跟工地木工要來的兩張二分不足的柳安三夾板自製的,只是大略按照Donic Defplay Senso的版型鋸下來,版型還有點不規則,連參差不齊的邊緣都沒打磨,隨意糊上手邊兩塊不規則形狀的紅豆杉握柄護木,就急著上場測試的不良半成品。可說真格的,於在下所有、曾有、曾染指的球拍中,用來打顆粒,尤其是正膠,卻是最好打的一把。傳說中的順風50也是拿兩塊裝水果的木箱蓋板黏合製成。那第二名呢?是跟學弟硬拗珍品032嗎?想得美!珍品032之前還有順風606,順風606之前還有14mm單桐032版型胖球拍,但也只能排第五。第二~三名從缺!!!咦!疑!那第四名咧???你猜猜。

會重新把玩順風SO,其實是對小球友拿來讓我試打的老流星LT01有點心動。131g的殷實家底配上新版DHS 652,簡直是大國重器,打起球來粒粒皆辛苦啊!呃、、、是對方啦!這個重量還不至於對在下構成威脅。但LT01仿順風606的結構的確很適合打正膠,超級給力是其次,重要的是手感,撞磨的手感敏銳,可以很清晰的感覺到撞擊力量,是只到顆粒的變形或是已經到了連海綿都變形,對球質虛實的控制提供了清楚的反饋,同樣動作的小提拉,可以很容易地打出氣球和鉛球兩種不同球質,由其LT-01的球質又重又下墜,實打實地相持對攻中很容易令對手不舉、、、沒有啦!是球抬不起來,不是頭、、、。哇哩咧!越描越黑,但聽起來超級棒啊!那這樣的神器排名第幾?當然排在032後面。W.H.O?不,是WHY?為什麼?為啥子?嘿!嘿!嘿!此處必有掌聲。不,是噓聲!言者不知,知者默???好吧!不賣關子了,敢稱正膠神器的第一也是唯一條件:水平擊球時的球路要是冒高而不是下墜的!因為正膠球性易下沉,得球路冒高的球板之助,打來甚是順風順水如履平地,不需要多餘的起下旋動作,如此這般神仙俠侶。所以說是二~三名從缺已經是客氣了。應該是二~十名都從缺。不信啊!請您仔細去分析江神嘉良君的視頻,他為何怎麼看什麼球都是在扣殺,而不小心打miss的球很少掛網,都是冒高出台的多。

打完,收工。關門,放狗。Errr....何太衝這麼說。咦!!!講完了捏。還不散會喔!難道要等安可曲嗎?啪、啪、啪、、、,好吧!既然掌聲如此熱烈,那就再多曝光一些正膠球具被人不屑一顧、不恥下問、不為人知的小秘密:球路會冒高的球拍。

江嘉良,1964年生。劉國樑1976年生。一個大在下六歲,一個小在下六歲。這一來一去,剛好差了十二歲,差一輪啊!這十二年時間天地萬物有什麼變化咧!太多太多了。但在中國大陸剛剛好發生了:『文革』(1966~1976)所以這兩人的童年成長背景,一個是在文革期,一個在文革後。容國團在1968年自殺,莊則棟在1974~1976任國家體委主任,文革結束後被隔離審查四年。在一個政治正確才能安身立命的國家體制下,傳承這件事被破四舊與新中國的政策夷為平地。政治正確的作用猶如三尸腦神丹,能精準的控制並確保所有教徒的忠誠。莊則棟手中的順風50,夾著三次世界冠軍的的威名,躲過文革破四舊,但在江嘉良1989年大敗給瑞典五虎之後之後,順風50順勢被推倒了神壇。取而代之的是向超英趕美的新中國思想,大量抄襲或直接採用瑞典的球具,而正膠末代皇帝劉國梁手中的Stiga Clipper Wood,正是斬斷正膠江山最後一根稻草的開山斧。

說得格局好像有點大,牛皮不怕催迫嗎?沒關係!台灣是有言論自由的國家,牛皮就算吹破了,也不會受到催迫去寫悔過書。話說劉國梁1989年進國家青年隊,同年在下跟學長交換了一把老CL,原來學長的配置是一面Sriver 2.5S 皮付,沒聽過吧!就是吳文嘉專用的那張特厚硬海綿Sriver,另一面是雙魚820A。在下則是雙面貼BTY Impartial,過了兩三年學校來了一位學弟,是台灣赫赫有名的桌球總教頭的公子,也打CL,一面Mark V AD,一面短顆好像是TSP Spinpips,不太記得了。這兩把CL都是跟劉國梁奪冠時用的CL是同時期的產品,當然不否認球拍性能會有個體化差異,但在下學長和學弟都是師承林總教頭,球拍也都是他經手特選的,像不像也該有三分樣。甚至Stiga第一次出的劉國梁紀念CL,雖然比正常CL貴兩倍,在下還是忍痛買了。所以,在下很確定CL打生膠、半正半生、正膠,跟032/08/順風606等傳統正膠專用球拍的手感,是完全不搭嘎的兩回事。所以很多球路打不出來,還是不信啊!您看何志文換CL前後的球路變化和威猛程度的式微,簡直脫了一層皮的脫胎換骨,整個比賽好像慢了半拍。

慢了半拍???這半拍在幹嘛?在做一件很重要但卻無意義的事:『咬球』或稱持球,dwelling time:停留時間。

有高手聽懂了!快攻,就是要快,迅雷都不及掩耳了,快攻還咬球就慢爆了。誰咬球,是老何嗎?不,是球拍。在下當年用老CL+BTY Impartial就是不得已得加摩擦,大發力直接扣殺手感還是會有潰縮的感覺。在來球跳起的第一時間出手,老是力道不夠而卦網。CL尾勁十足是沒錯,但快攻要的是初速要快,而且是控制得住的初速。所以球拍的特性得酥而不是硬,要蹦而不是Q,拍身要重而不能輕。咦?那為何河野滿的Briminghamm 77要特別做得很輕?別鬧了,他的究極前陣快攻跟中國傳統直板快攻不是同一個路子,就像唐刀跟武士刀雖然很像,但使用方法卻是兩回事,尤其則棟使的是改良過的戚家刀!Briminghamm 77的設計連選材都與中國正膠專用球拍大異其趣,可以說是河野滿在跟庄則棟請益後,他個人獨有之創建。而且可以說是故意反其道而行,可這又是另外一個長篇故事了。

講半天跟擊球會冒高的球拍有什麼關西啊!嗯!關西的仙草茶很清涼退火又消暑、、、火氣那麼大幹什麼咧!沒有前頭這些鋪陳,哪能解釋的清楚擊球會冒高這個特性的神奇之處!想必大家都學過力學吧!力的作用有水平分力和垂直分力、、、,忘掉的人請向您的國中老師打電話詢問,此處不多腦補。同樣的力量,向上的垂直分力越大,前進的水平分力越小。以至於同樣發力的高吊弧圈球,速度不可能大於前衝弧圈球。所以、、、嘻、嘻、嘻、、、擊球會冒高的球拍根本就不需要向上抬,再加上顆粒膠皮的低摩擦抗旋能力,使用者只要勇往向前殺就對了,哪裡還需要多餘的起下旋動作。如此一來,就算力氣不大,球速還是比向下掉的球拍需耗費垂直分力快上許多。飲醋、、、在下一直懷疑伊藤手上那把球拍該不會也是、、、茹醋蔗斑。

但、、、蛋擠裂!不是光冒高就能成為神拍,這只是第一道門檻。會冒高的球拍著實不少,各種結構方式的球拍都有,適合打正膠的卻寥寥無幾,但也都是打其他種膠皮的神器。如極少數優質檜單,BUT!!!價格高、彈性大不一定就能冒高,常常反而更糟,那把令在下搖頭不已昂貴的韓金就是,奶油蒼蠅,不提也罷!選材良好的AC類結構球拍也有這種冒高的性能,蛋戲!!!已經很久、、、都沒看過了。在下手上一堆AC類結構球拍,沒有一把比得上1997年在政大打球被偷走的那把老Stiga AC,而1997被偷的這把又遠遠不及研究所時物理系學長送我後來又還回去,據說是Stiga剛進台灣時,購買球桌隨附的超級老AC。配兩面Mark V 1.5mm,接發球時怎麼切球都冒高被爆打,後來索性不切球直接狂尻前衝弧圈,還一度尻矇了一位據說打過自強聯盟前三的高手同學。看著學長悔不當初的眼神,所以、、、才會有了1997被偷的那把。早期的AE,要早期的喔!最近買的已經沒有了,尤其是蓋亭簽名版也有一點點類似的感覺。AE的孿生兄弟Banda Carrera也有一點。比較不受待見的OE則是冒高得厲害,不懂OE設計概念的人只會深受其害、、、停!我知道大家最想聽到的是CL!但是很非常抱歉,CL另有任用,完全不具備這種功能。別著急!VPS有一點點、一咪咪,算是搆得著邊。BTY咧!哎!就在下為數不多的BTY球拍(大概七十幾把吧!)的經驗、、、、、沒有!雖然沒有,但不代表BTY球拍不好,反而幾乎每一把BTY的球拍都中規中矩,既不冒高、也不下掉(少數低價位和代工產品除外),提供了一種不加味精的監聽級品質,全憑使用者功力高低決定比賽成績,這點應該是有口碑到眾口鑠金的。Nittaku,早期的產品如SlamDunk、Kilton那個年代的產品,幾乎全系列都略帶一點冒高特性。現在咧!代工產品就不用說了,連日本廠出品的都都都Err...不予置評。但前面提到一直懷疑伊X、、、,還未證實,也不太想花錢去證實,各位看倌就自由心證吧!總之Nittaku是有能力做出會冒高的球拍的。其他族繁不及備載,就不再贅、、、等等!那大陸製球拍咧!別插嘴,以上的球拍都比較適合打反膠,打顆粒也最多能適用到半生半正,例如單曉娜、伊藤美誠、Mattias。但如Jesus Cantero、最近的何志文、木子、孫鳴陽以及劉國梁等等用CL系列的選手,不管用生膠還是正膠,就比較需要做苦工了。真正大陸original原創的球拍,除了傳說中的傳說:順風50之外,DHS 032和順風606是其中翹楚,DHS 86也很優秀,DHS 85感覺上也滿好的,啊08咧!還你大爺咧!抱歉爆粗口了XD。DHS 08只能算是持平之作,不會比CL優秀多少。(以上純屬個人自嗨觀感,若有異議,恕不筆戰)、、、有人發現嗎?漏講了一個,那個第四名、、、

 

 

 

 

有點餓了、、、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razytalk 的頭像
    crazytalk

    半條命的胡說八道

    crazytal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