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碳!是的。想不開嗎?不,想開了。疑?WHY ?哎!愛啊!礙有為啊!
林巴-林巴-阿尤斯-林巴-林巴,這個Allround Classic結構,加上兩層薄軟碳之後會變成什麼?林巴-林巴-Carbon-阿尤斯-Carbon-林巴-林巴。內力AC???也可以這麼說啦!在Stiga叫做ACC,DONIC叫它WC?但,世稱:『瓦碳』。西方獨孤求敗:老瓦的腐朽木劍。
啊!『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自此精修,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群雄束手,長劍空利,不一悲夫。』這是何等高深莫測的境界!是嗎?真的嗎?從事藝術相關工作的人,都將『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這句話奉為標竿、圭臬、、、多事的人,還會鉅細彌遺的描繪各個階段的進程、關卡跟突破歷程,並將之形象為難上加難的既成印象。標準末法時代的假先知所傳播的偽知識,企圖阻止有志之士精進不息的諸魔罥網。這不是在說相聲段子裏的搞笑片段,老子道德經,真的除了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之外,剩下的四千九百九十四個字,都是白講!『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這句話裏,從頭到尾,山就是山,你還是你,心也還是那顆心,只是中間變了兩下,轉了一圈,還是原來那顆心。我們的教育,很喜歡把簡單的事複雜化,用一堆形而上的定理、公式、參數和看不懂的符號搞神秘。四書五經浪費了一大疊紙和古往今來無數讀書人的生命,只四個字『教忠、教孝』就說完了。那桌球咧!
搞了一大圈的鑽研球具!30年耶!最後發現,當年要是能靜下心固定一把球拍打30年、、、人生有幾個30年可以浪費啊!!!坐這山望那山、歧路亡羊、滾石不生苔、、、罵吧!儘量罵吧!早在三十年前吃了四個禮拜泡麵為了買一把球拍的時候,高瞻遠矚的老爸就慈愛的這麼叮嚀過。他老人家一輩子就是BTY閃光一號+Sriver,球路也就一招無敵推擋,偶爾穿插一記扣殺。但就算他國手退役的同事,也都得汗流浹背才能拿下。比之在下不論輸球、贏球都想換球拍,斤斤計較著每一球用什麼球拍才能發揮得更好。打球變成了處心機慮的計算,算計的重點還搞錯了,應該花心思在球該怎麼打,卻歪樓在搞球拍。又不是要開家球拍公司或球拍研究中心,所費不貲卻又得不到任何實質收穫。30年白首球拍經,球技沒進步,健康也沒顧好,真是錯、錯、錯、莫、莫、莫!三十年了,球還是球,我還是我,球不懂我,我不懂球。不懂球的胖子!哎!會發福變胖原來如此,只有對球拍略懂、略懂。
跟其他人不太一樣的是,在下每次對打球失去熱情時,都是玩球拍玩到一個無法突破的瓶頸。不是對球技求知若渴,而是對球具求之不得,這與本來打球的初心越行越遠。只有逼不得已重拾最基本的Banda Allsafe + BTY Flextra這把最Original、Organic的全不能球拍,才會重新把心思放在打球上。動作稍微變形一定無法僥倖,也無法依賴球拍的力量強行通關,沒有連拉帶殺這件事,該拉沒拉、該殺沒殺,絕對掛網以謝天下。但是因為球拍真的無法苛求,反而能專注在打『球』這件事上,打起球來好開心。
開心,這就對了!就是那顆因物慾、性能狂、發燒心態甚至有點虛榮的放失之心。心回來了!大師兄、二師兄、、、六師弟,連黃金右腳和在下已經報廢的右手,大家都回來了!
那為什麼會是瓦碳???誰叫他是師弟!零號機、初號機都已經服役三十幾年,尚能飯否不可臆測。貳號機駕馭不住、參號機不好打,那就只有師弟出馬了!先無視那層薄到以為是血膠的薄軟碳,瓦碳的基本組合就是AC結構,所以它的Stiga姐妹拍就很老實的取名為Allround classic Carbon ( ACC )。兩者構成大同小異,但除了老瓦冠名並有半身像出演之外,最大的差異便是在J.O Shape 水滴拍型。這種拍型譭譽參半,愛者恆愛,礙者恆礙。在下剛好很愛也很礙,幾乎拿到每把球拍,不論什麼拍型、大小,再怎麼好打,都會把拍肩修成類似水滴拍的窄拍肩。俗稱:水滴中毒。這種病,沒藥醫啊!再深究下去,其實Donic的水滴拍也還是不合格的,拍肩還是比Banda版略寬,握柄也稍胖、稍圓、稍短一些些。吹毛求疵嗎?不、不、不,失之毫釐,差之千里。除了正反手轉換會有些卡卡之外,大發力時,只有水滴拍才有的特殊拍身形變也出不來?
又說漏嘴了!沒關係,打球誠可貴,健康價更高,為了推廣故,讓更多人水滴中毒,再多說些無妨!記得此前曾在某篇文章或回答留言時提到過,不是每種球拍結構都適合做水滴型拍面。水滴拍的窄拍肩設計會增加拍身形變,但拍身厚一些或硬一些或材料堅挺些,就算做成水滴拍型也無法增加拍身形變。舉例而言,早期Banda全系列產品:Allsafe / Allround Light / Allround / Waldner / Dacota / Dacota 7(唐橋訂製品) / Carrera / Carrera RS / Carrera Carbon 、、、因窄拍肩所造成的拍身形變僅存在於Allsafe / Allround Light / Allround / Waldner / Carrera ,其中以Allsafe / Allround Light最明顯,Allround / Waldner / Carrera則需較大發力才有感覺,拉空球時出不來。至於Dacota / Carrera RS 儘管只算是中硬度五夾,不管配什麼膠皮都打不出來。蛤!喔!知道有人要問Dacota 7(唐橋訂製品),這可算是Rare Blade之最Rare的,唐橋李老闆訂製的,應該沒幾個人知道。說穿了,就是比第一代P700還死硬的水滴P700,在下牙不好,咬不動啊!又硬又沒彈性,沒打幾次就送學弟了。是的,都快30年了,還是恨得牙癢癢的。
拍身形變?&!很多球拍都有啊!水滴拍的拍身形變有何特殊的過人的了不起的驚人之處咧???
拍身形變除了拉弧圈球時的握裹感頗佳,還可以增加弧圈球的尾勁,尤其是二跳之後,入射角不等於反射角的怪異突然爆衝。為了增加拍身形變,廠商通常會利用:拍面變薄、變軟、變長和挖空握柄讓重心前移的方式來達成,還有一種是畫三條線的。但問題就出在這些做法不是變沒力、就是變重,且都會讓整把球拍變得沈甸甸的重手( 除了那種畫三條線的 )。重心前移尤為討厭,擊球點因球拍真實重心跟視覺重心不同,使用者經常需要強迫自我訓練、調整去適應。反觀水滴拍,變長但變尖沒增加重量,拍肩變窄的纖細腰身,如花枝亂顫,拍身形變花枝招展的同時,擊球重心不變。當用拇指和中指的第二指節貼近拍肩的握拍法時,重心位置幾乎就在食指旁,這才真是叫做指哪打哪!三條線跟窄拍肩是異曲同工,但美中不足處是重心沒辦法像水滴拍那麼貼手,但同樣的板材,因為力臂較長,擊球極速會高於水滴拍一些。小球、檯面球稍微不利,但大發力時稍微勝出。哈哈!謎底揭曉,蓋亭之所以後來被老瓦打敗,也許是因為老瓦勘破了這一點。
瓦碳,薄軟碳ACC結構、、、怒!說好幾次了。有耐性一點,好嗎!所以、、、有保留一點點拍身形變、、、那不是已經有瓦碳黑花柄,幹嘛!錢多啊!還買瓦碳紀念版幹、、、嘛!前幾年買了一把復刻黃藍瓦木,感覺拍身形變比紅瓦木大,所以又入手一把中直復刻黃藍瓦木,中直拍面更大,形變更是宜人。官方說法是用了陳年老木來製作,好個老木!所以姑且一試。紀念版瓦碳形變果然比黑花柄瓦碳還棒,賓果!打球的基本與極限已因緣俱足。
喂!那貳號機到底是誰啊!
後記:嘿嘿!您以為瓦碳、瓦木、、、連帶一堆瓦字輩的蛇米瓦糕拍不可告人之處只有這些嗎?那從1990入手第一把黃藍瓦木到2020黃藍瓦碳的三十年不就玩心酸兼歹命的。請相信在下研究所論文是有真的自己寫的,絕對受過嚴格而正統的科學研究方法訓練。連玩球拍也不忘師祖笛卡兒的諄諄教誨,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絕對是經過大膽假設、小心求證。而且,研究瓦字輩蛇米瓦糕拍這個領域,前不見古人,沒有既成論文可以抄襲,也找不到指導教授和口試委員、、、、、。要研究一個天生福慧雙全,好像什麼都沒做卻都做全了的賢者,需廣泛蒐集各種資料,絕不能放過任何蛛絲馬跡。相關參考文獻資料除了『跟著感覺走』一書,就只有收集老瓦本人的視頻、照片、郵票!!!這個正點吧,小球皮球友送的,禮輕但貴重啊!
只能說篇首的那張照片,一圖解千文,已透露瓦字輩蛇米瓦糕拍最大秘密、、、請允許在下賣個大關子,不說破、、、佛說:不可說、、、言者不知,知者默!!!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