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0051.JPG豬錯能改,鏾莫大閹、、、那,人錯了呢?通常都是推諉卸責、煙滅罪證、假裝什麼事都沒花生、也沒土豆,不認錯,當然不會改過,錯誤就這樣持續不斷的轉世輪迴,如達達的馬蹄,再美麗也都只是個錯誤!所以,在下都是第一時間就認錯、立刻改過。但是又何奈業深障重,總是有認不完的錯,改不完的過、、、為什麼?????

為什麼?這個問題你想問、我想問、他也想問,但都不想答。  因為面對錯誤的自己是世界上最難堪、尷尬、噁爛的事。但最終不得已必須真正面對時,百世纏身的深厚業障才能真正解除。、、、有點給他太超過嚴肅了!其實本篇主要是修正、糾正自己對於BTY雙Limba結構球拍的傲慢與偏見,希望能藉由理性與感性的探討,換來心中長久以來魂牽夢繫的戰爭與和平、、、布拉布拉與拉哩拉渣。

懶,跟偷懶是不一樣的。懶是一種心態,偷懶則是其實際施行手段。例如,子曰:嫌貧愛富是心態,攀龍附鳳、笑貧不笑娼等,則是表現在具體的行為上、、、又串台了。好吧!就是不想面對自己很懶的這件事。雖然大方承認愛玩球拍,但卻不敢透露內心其實是因為很懶,才會一直換球拍。之前有教練曾感慨的對在下說:X先生,要是你專心打一把球拍,早就是國手了!雖然他對很多人都講過這句話,但在下聽來格外錐心刺骨。打著追求更優質球具的旗號,大方的花著老爸的血汗錢、老婆的治裝費和小孩的奶粉錢、、、,只是為了偷懶。因為只想靠球具優勢,不想盡心、精盡去精進球技。二師兄的名言:『俺老豬認真起來,戰力也是不可小覤啊!,只是、、、』只是貪、嗔、癡、慢、疑 + 殺、盜、淫、妄、酒,所以、、、沒事,輸球了,是球拍不好,換球拍就是了!

Petr Korbel,還小在下一歲,但別說是球拍了,連其人都已經是老老年間的傳聞,應該沒幾個人還記得他老兄。但這把球拍,的確可以說是BTY的經典,其使用者眾多,較知名的球星除了Korbel本人,其他如吳尚垠、出軌愛、平野早矢香、吉奧尼斯、丁祥恩等都曾使用過,但就缺個世界冠軍的頭銜。在下當然也不是第一次購入,但為何之前會放棄它,送給了一位大專盃出身的教練?哎啊!就是一個字記之曰:懶。另外就是和放棄Adidas Challenge Force一樣,都是配錯膠皮,硬是要把它和Mark V送作堆。BTY和Stiga/Yasaka體系的日、歐世仇,是不容許梁山伯和朱麗葉搞在一起的,硬要亂點鴛鴦譜,當然只有悲劇收場。蛤!給我講清楚,什麼叫做梁山伯與茱麗葉,我還羅密歐與祝英台咧!欸!同婚法已通過,梁山伯與羅密歐、茱麗葉與祝英台、、、夠了!好吧,這些球拍家族譜系該搭配何種膠皮比較對味,日後會在未完成的前作:邂逅結構、藉構解構中詳述。

總之,BTY Petr Korbel這把Limba+Limba+Ayous+Limba+Limba的雙Limba結構球拍,打起來啥感覺?網路上已經有太多推崇備至,但在下就是覺得打起來很累。同結構的其他BTY五夾球拍,如Adolescen(李菊拍)、Primorac、張怡寧、出軌愛、Ranunculus,打起來也都一樣:很累!膠皮只能選擇Sriver/Tackiness/Tenergy等高彈海綿體系,配大陸皮一定得灌膠、灌油,但打起來還是累、、、點點滴滴都是淚啊!但同為雙Limba結構的Donic AAP/PPA/黃瓦木、Donnay Savie等球拍,卻更能夠駕馭PF4及其它黏性膠皮,而且打起來很輕鬆?Why???

原因出在力材的厚度上,比較起來,一樣都是Limba力材,BTY設計的Limba厚度,約為Donic的三倍厚!跟唐橋李老闆閒聊時,他提及早期做球拍的材質裡,Limba是最硬的一種材料。的確,撇開加料纖維和近期變相斂財的硬木,Limba的確比KOTO、Ayous、Balsa、椴木、雲杉、檜木、白楊木、桐木等,都要硬上許多。如果Donic一倍厚的設計已經是攻擊拍屬性,那三倍厚呢?三倍威吧!再加上Sriver、Tenergy高彈性膠皮的加持!那不是霹靂超級宇宙無敵大厲害了嗎?想得美!首先,你最好有比別人力氣大三倍,才能掄得動這把宣花大斧!再者,太彈的結果是:『球持不良』???哎!是日文球拍文宣中最常吹噓的『球持良』的反義稀拉奈啦!所以傳說中李菊拍(Adolescen)配膠皮一定要有一面黏性膠皮+一面澀性膠皮,不然打不轉也打不快。而這一黏一澀膠皮配置的神話,也就成了不受控高速球拍的痼疾唯一的祖傳破解秘方。

寫完收工!

喂!那跟懶有什麼關係?就懶得花力氣打球嘛。懶得跟你說!881、、、


後續:

是的,是的,就是在等中直到貨!所以前面才會話說一半、文寫一半,就嘎然而止。咦!疑?什麼!還一口氣又買兩把?哎!年老體衰,全馬力輸出狀態大概只能堅持一場球,所以想找把較省力的球拍?????吼!抓到了!自己打臉了吧!前言不對後語,自相矛盾。前面說Petr Korbel打起來很累,現在又說是較省力的球拍???這個、、、沒有自相矛盾啊!記得當時年紀小,妳愛看花,我愛笑!何錯之有?就是拳怕少壯、棍怕老郎而已。所以少壯使拳、老郎耍棍,吐氣發力的方式與體會皆不同,當然工具的選擇也會有所差異。年輕時打球愛逞強鬥狠卻又苦無機會,一碰到對手不小心冒高的機會球,肯定是抓緊機會狂抽猛送。但伴隨著年齡增長,球路越來越花俏,用意不用力的球多些,能刻意製造讓對手冒高的球,卻不愛發大力叩殺,用刮、用撇、或點短或弔長。大發力起下旋的意願少了、刻意搶衝的機率低了,不再執著於相持對攻的速度與質量。所以軟五夾+高摩擦高彈海綿的鞭打式球拍&硬七夾、高彈力加料拍+黏著性膠皮的強力弧圈拍,這兩種市占率最高的球拍,都無法滿足老人家既需要無負擔卻又愛好重口味的特殊需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razytalk 的頭像
    crazytalk

    半條命的胡說八道

    crazytal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