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大恙,以致本版近乎荒蕪。超危的血糖值,導致全身病變叢生,滿目瘡痍啊!是的,最近連『目』都瘡痍了!感覺快瞎了,極目望去都濕一片模糊。醫生大人說不是白內障就是青光眼前兆,所以最近不太敢也沒力氣半夜還爬格子。除了寫一半未完成的文章不敢續寫,留言也好久沒回。但有些球友留言發問的內容還滿好玩的,實在忍不住手癢、、、哎!礙於醫生大人都已發出病危通知、、、給他一個面子,每天小回一些,應該無傷大雅吧!所以請舊雨新知見諒,只能請大家待續、待續、再待續了!
- killer 的顆粒形狀是圓柱形,特性是顆粒容易倒伏變形。我覺得接發球接會頂到拍子的快速球,只要判斷正確還算好接,但遇到非常轉的慢速側旋球或是側下旋球,很容易接發球失誤,請問版主是否有解決的方法?
- 比賽的時候用 killer 可以「擋」防住質量不高的前衝弧圈,有的對手拉高弧線的加轉弧圈,killer 可以「敲」反手彈擊。有遇到2000分以上的高手,他們會拉低弧線的加轉弧圈,一擋容易噴出界,過來的球很低很難彈,嗑過去依然遇到重擊。
有球友建議可以倒板用平面接,請問版主如果用中顆killer,要如何接低弧線的加轉弧圈會比較好? - 老師,在此專欄看到您對「划」的見解後,讓小弟有茅塞頓開之感… 配合觀看何志文的比賽(vs法國直板小將),終於理解他一些正手台內球的動作是怎麼回事… 看樣子,直板正膠打法並非過時… 而是,不具商業化利益而被刻意遺忘…
、、、、、、問題還有很多、很多、更多,但關於顆粒膠皮不論器材或打法、、、哎!以為你都知道,兩顆心該相互關照,難道是,我把一切想像得那麼好?上述這些球友提問,想必也是打正膠球友們年久歲深共同的『痛』!但這些都是『患肢痛』,痛在不存在的不存在的痛。病根是在觀念上,眼睛業障重+耳根不融通之由身語意所生的諸魔罥網。諸如在下心中浩氣長存的偉大武術家已經說過:球不是這麼踢滴!
球不是這麼踢滴!那你說說看球是怎麼踢滴!一句話,乒乓球是用手拿球拍打的,誰叫你用腳踢啊!這些問題的深層結構,其本質都猶如是拿明朝的劍斬清朝的官、、、我想,是你的腦袋有問題,而不是球具的問題,雖然在下也曾被迷惑了十數年。那十數年之後一直以為除了在下之外,大家應該都知道,所以都只隻言片語的回覆球友問題。然近年來由於網路發達,資訊流通迅速,其中涉及的知識既廣且深,把這個世界變得清澈透明,好像不再有秘密。許多神話、傳奇,原來是因為無知、敬畏而產生的崇拜。網路流通化後,在下把多影片放大+慢動作不斷回放+超過800把球拍的分析之後。才赫然發現:很欣慰啊!原來大家都不懂!有些老老年間的傳說,幾乎都是萬中選一的人海戰術+瞎貓碰到死耗子而造就的。十億打球人口,很難選不出幾個像樣的吧!然而真的gifted的The chosen one,真正的天縱英才,怎麼看、怎麼選,也就老瓦一人。那些曾用正膠打贏他的傳說中的高手,真的是『真懂』得用他手上的工具,還是剛好個人發力及動作癖好剛好吻合安全擊球過網上台的條件?然後加上『人生難得幾回搏』的瞎操作大力出奇跡?搞得冥冥中好像真有那麼條規則:打球用力掄就是了,其他全靠福報?以上論述不但沒有對這些優秀運動員有任何不敬,反而是心疼這麼多天才,因為不教而殺所付出的血與淚!然後雖有不凡功績,最後卻仍恐被歷史遺忘。
前戲至此好像有點多了,再賣關子恐怕要掀起腥風血雨的口誅筆伐!!!聽好了!問題的癥結、、、一字記之曰:『低摩擦』,打完收工!好走不送。
暫時先放個幾天發酵、發酵,讓諸同好們有時間先想想,以免驚嚇過度!跌破一地眼鏡之大嘆原來僅僅如此!
越活越老越病越覺得:『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說的白不是白!』、『也許該聽聽那聽不到的聲音,想像看不見的色彩』、『盲人眼中的美,聾人耳中的音樂,五官無法感知的世界』、『也許該呼吸的不是空氣的氣息,觸摸不存在的物體,啞人心中的話,跛足人的飛上天,四肢無法到達的世界』、、、抄再多黃絹幼婦外孫齏臼,也無法表達本文想要說明的『白馬非馬』現象,因為:這世界很複雜,混淆我想說的話、、、問題不在於一言難盡,而是一盡難言啊!因為:球,不是這麼踢的!
當曾經的『黃金右腳』講出這句經典的:『球,不是這麼踢的!』時,也許有幾個人會敏感的覺得其中必有深意!但大部分觀眾應該是覺得:你個死瘸子懂踢球?不這麼踢是要怎麼踢?不用足踢那就用手揚唄!唉!這個話題實在比初戀時的告白,還要難找到一個切入點。如果告訴你說:你打得不是用正膠打正膠快攻,而是拿正膠打反膠慢攻。那不等於告白時真的白目的說:雖然你長得不漂亮,但是還算孝順愛國、、、(下接:夜來巴掌聲,下落知多少)。
啊、、、、、、!終於把最難的那句說出口了,底下可以開始正式的瞎說了!
( 以下所述均為吾所獨見而創獲者,若有雷同,純屬巧合,若與各位看官之觀點不同,恕不論戰!)
靈魂三問:何為快攻?正膠快攻又是啥?反膠、長膠、防弧膠可以快攻嗎?
先回答嘴簡單打卻很難的第三題:老爸老媽、大哥小妹、男孩女孩,只要有心,什麼膠皮都可以快攻!
快攻,不求甚解的顧名思義就錯了!它不是攻的很快,而是很快的攻。這不是玩文字遊戲,而是質的差異。攻的很快是球速快,本質是速度。很快的攻是來球一離台就起板,本質是時間。然而凡事都是相對的,所以有快攻,當然就有慢攻。慢攻出細活的極致,首推老瓦經典之在遠台放高球之後伺機轉進攻的逆轉勝劇情、、、是的,只要退到中台以後,不管球速多快都不算快攻。答對了,不退台就是『究極前陣快攻』的最低基本要求。大力和高速不是快攻打法的充要條件,重點在於『相對較短的反應時間』,只要能讓對方措手不及,再沒力、再慢卻打不到的球,其球速都比無敵超高速卻能被反殺得分的球快無限倍。
那、、、用正膠打快攻又是為哪樁?噎!當然不是高老莊。絕不是因為或老或胖或病,跑不動、打不快、拉不轉而用的正膠。先父便是用反膠打快攻的日直高手,而在下於用長膠、防弧打快攻亦有深入涉獵。但輾轉斟酌良久,還是『短顆粒』最適合打快攻。何解?這可就茲事體大的說來話長了,若娓娓道來恐曠日費時。大道至簡的一言以敝之、、、那就是短顆粒的『中庸』性格所致。雖然其中各式器材奇巧之處,恐怕說起來不會比四書五經裡的中庸少。但只要理解成:彈性、摩擦力剛好介於所有器材的中位數就對了。哈!也就是『C位』啦!是不是很臭屁!
臭屁沒有落魄野固啦、、、嘿,對!這個『C位』是有些尷尬。就像中等美女、普通帥哥一樣,若非真有些別人做不到的拿手絕活,這個『C位』是絕對坐不住的!比如莊則棟的兩面攻、謝賽克的扣殺、陳龍燦的相持,何志文的推檔,劉國梁的發球、還有、、、江嘉良的帥。要不是這招從天而降的要你命三千,擋住了轉吧轉吧七彩霓虹燈的瑞典金槍客,世界乒壇早幾十年前就已經像現在一樣暴力出無聊了。
剛好因為白內障病情加劇,本文進度拖更了一個多月。思緒沉澱了一下,加上期間熱心球友的留言,讓原本想好的行文架構,添加了不少柴火。其中關於正膠快攻為何會日漸式微的部分,因為涉及人身攻擊,恐會導致唐僧進盤子洞的政治鬧劇,因此本來答應要回HXX球友的問題,也就那句:『老屁股漢皇中箭思傾國,死胖子挾豬肉以令天子』,簡單一筆帶過,以免無窮筆戰。其人雖非亡國之君,但覆滅於焉肇始。
回題!
『性能C位』,這是在下所下的定義。並非附和『江嘉良的說法是瑞典隊抹快速膠水,中國直板正膠才會扛不住』江神就是帥,但馬龍好、、、、、、郝帥沒來!!!嘿!又溜過去一次。回題!回題!再說一次,江神就是帥、just帥,提到江神只要記得帥就行了,其他不重要!!!
鬼才相信只有瑞典隊抹快速膠水。江神輸球的1989那年,在下用的是補腳踏車輪胎用的膠水,俗稱水膠,塗多一點都有加速效果。別告訴我中國隊有可能會那麼天真、無邪、幼稚又無知,快速膠又不只有那一年的那一次比賽有人用。問題是出現在Mark V + AC配快速膠的效果,會讓正膠近台快攻失去優勢。請注意!是失去優勢,而不是啞火。
澀性膠皮+高彈海綿+快速膠的效果,為何會讓正膠近台快攻失去優勢?官方教練團、選手都發話了,球拍廠商也有意見,大家都說自己知道了,一片檢討聲浪後、、、然後呢!然後就沒有然後了!1989之後,除了陳龍燦和何志文之外,正膠近台快攻,就越來越偏向歪膠全台快守了。
事情為何會發展到『然後之後就沒有然後了』呢?通常、一般、每每、照理來說都是:不認錯+不改過+說謊+『自欺以欺人』。咦?『說謊』不就是『自欺以欺人』嗎?不!不!不!說謊是騙別人,自欺欺人是『騙自己說自己說的謊可以騙到別人』。給自己一個理由原諒自己,錯都是別人的錯,怪東、怪西就是不怪自己。然後之後就是一個接一個的謊,全心全意、五體投地的在不斷的說謊、圓謊,再說謊、再圓謊,認真的程度比失敗前還更努力、更用心、、、
舉全國之力圓正膠輸球的謊言,從把輸球賴給球拍沒力、怪給膠皮沒摩擦力,到扯淡膠水不環保、、、椴木球拍被鄙棄,正膠被遺棄,連打法都遭唾棄。仿Stiga球具遍地開花,那二十逾年,整個中國國家隊,決大部分選手用的都是Stiga,為了面子起見還搞了些中體西用的Avalox、Gold Palm、Sword。最後還讓紅雙喜仿製各款選手愛用球拍,例如仿OC的狂王系列。但無論如何耗盡心力都仿不來的CL,就只能沿用Stiga的產品。(其實CL連Stiga自己現在都沒法做得如以前好)。另外,傳聞說官方還規定選手至少一面膠皮必須用國產膠皮、、、以上事件,人證物證俱在,中國國家隊現正上映中。美其名曰:師夷之技以制夷!好吧!你強,你說了算!你好大,我好怕。但如今反過來把還在打正膠、長膠的外國選手嗤之以鼻的稱為怪球手、野路子,算不算是數典忘祖???
感覺這篇寫完,部落格生涯大概就到頭了!上述這種無差別攻擊論述,一定會被各種腦殘粉攻擊到掛!剛好也想停更了,專心過我的更年期。
『听阳光洒在地上的声音,盲人梦醒后的光明,在我的内心,还有多少这感觉,只能再用心去找回。』節錄自張洪量、失真
不敢說是真愛,但因對正膠的喜好,所以堅持了、延續了對正膠打法和球具的觀察、歸納與推理。不敢褻瀆『研究』二字,以下只是一些個人的心得筆記,不見得是正確的,文則不負,也恕不筆戰,不喜者勿怪。以上都是本文的前言,下面這才要開始正經的胡說八道了。
一、嗯:『性能C位』
高不成低不就的性能C位,為何能堪當快攻之大用?大刀隊贏過洋槍洋砲,您說可能嗎?冷兵器對戰熱兵器當然處於絕對劣勢。但,球是圓的,人是活的,辦法總是有的。既然性能C位,長相不夠美艷性感妖饒,那當然就要發揮中等美女孝順愛國的內向賢淑特性。不然長得像如花又肆慾!!!不知揚長避短、開源節流,純純又蠢蠢的東施效顰。但偏偏現代顆粒膠皮發展就是這麽逆向行駛的,隆胸又墊臀的、、、噁!對啦!就是在說顆粒變大和改用內能或蛋糕海綿。卿本佳人,奈何作妖!就清清秀秀的不好嗎?偏要濃妝豔抹的弄成G罩杯的波霸大奶薇薇,既外擴又下垂,殊不知顆粒要集中托高、Q彈哏啾才有味道。蛤!有味道!!!難怪,『妳對我說,妳好寂寞,我知道, 我明瞭、、、』喂!是顆粒味,顆粒味!不是克異香啦!但,這首鄭怡的『結束』唱的也沒錯啊!『我問你,你要什麼,怎麼做,你可曾知道?』顆粒是什麼?顆粒要什麼?什麼都不知道能不能打顆粒?能!什麼都不知道能不能打好顆粒?也能!所以亂套了!不論芝麻、龍眼、葡萄、荷包蛋,到番茄、柳橙、鳳梨、大西瓜、、、都一骨腦跑出來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是知也,最是無知!是無明,無無明,亦無無明盡、、、説,接著說,都剩半條命了,再繼續瞎掰啊!
哎!這還真不是瞎掰!君不見,顆粒粒徑和摩擦力越來越大,加上海綿越來越類似反膠用的內能高彈或高張力蛋糕海綿,為何正膠的優勢越來越低落?打法、技術發展也越來越狹隘?這麼說已經很客氣了,這還沒算上球拍彈性越用越大這件事。所以,逆向思考一下、、、燕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你聰明的,告訴我,正膠快攻的美好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咦!這是明白的在打臉江神嗎???其實我只是假設,請問各位大人,公堂之上假設一下,依大清律例該當何罪?公堂之上,只許州官放屁,不許百姓拉屎,你們說,這有沒有天理啊???
反之!那把顆粒改小、彈性、摩擦都改低呢?的確有些特殊狀況,如女扮男裝,會這麼變態的把C罩杯束縛成A罩杯、、、不能說是不必要、不需要,因為確有可取之處。如早期BTY IMPATIAL和Nittaku MINICAL就有大/小兩種顆粒可選擇。雖然這事少人知道,但不巧,在下剛好兩種膠皮的兩款顆粒都打過,同樣的橡膠、海綿,差異只在顆粒大小,很容易便能比較出差異。手感上,顆粒雖小些,卻不見得摩擦力小,因為彈力沒那麼大,所以能有更好的『掛』在手上的感覺。啊!露餡了,就是這個『掛』字,在下多年來羞於啟齒、不願示人之不傳之秘啊!如果說本版關於正膠讀論述有所謂的『重點』的話,嗯!當然是沒有啦!嘿嘿,不存在的啦、、、那就是這個『掛』字。比『划』更重要、更核心、更明心見性、更直指人心,所以不立文字,教外別傳啊!!!!!
其實也不是不傳,傳過了,傳不出去啊!傳不出去的原因是、、、反膠!只要打習慣反膠,那被摩擦力玷污了的擊球概念,打起正膠來就會不純淨。而像在下這樣正、反、長、防弧、、、什麼都要捻花惹草一下的荒野中鏢客,打起球來更是殘花敗柳,看起來花枝招展、妖嬌美麗,實則敗絮其中、胤亂無章。都是反膠的錯!!!那長膠和防弧呢?長膠、防弧和正膠是同一門三姝,這三姊妹同氣連枝,仙氣飄飄、出塵脫俗。但只要一招惹上反膠這個西門大官人,立馬碗豆婊妹+土豆婊哥的上演一齣齣金瓶梅、後宮甄嬛傳、、、別不信啊!只要球拍組合是平面加顆粒的異質組合,打起來球路就很難大炁四方,通常都會亦正亦邪、半正半邪甚至至陰至邪!之所以異質拍使用者長會被冠上怪球手之稱,實在是看起來的確怪怪的。但張夔林、陳子荷、高軍、何志文、陳龍燦等專打單面顆粒的選手,球路就非常純粹,倪夏蓮、周欣彤、出澤杏佳等正長反正打法也很正派。但正反反長、正反反正、正長反反、正正反反、正反反防弧等牽涉到反膠打法者,反膠用的越多,球路越怪。尤其是美其名為用異質變化為正手反膠創造攻擊機會者,球路更是妖異邪媚,好看是好看,妲己、褒姒、玉環、飛燕、、、真的也好美,好國色天香。啊,真香!此間位高權重者眾,重到在下不能也不敢批評啊!
反膠這麼萬惡嗎?沒!反膠反而很百善!反膠啊!她可不是個隨便的人,但隨便起來不是人@#$%^&*,說真的,不論大哥、小妹、叔叔、阿姨,反膠最容易上手入門,也最容易奪冠登峰,可說易學易精且上不封頂。那為什麼還要打正膠呢?就像少林、武當、峨眉、崆峒、青菜、蘿蔔、、、當然,這個秘密在下是打死都不會說的,別問了。
回題!『掛』者,就是掛衣服這個動作。球是衣服,球拍是掛鉤。純摩、純撞是什麼膠皮都可用,但不好用又效果差的打法,一般對於正膠打球的概念是撞-摩,先撞後摩。反膠則是摩-撞,先摩後撞。哼!撞-摩,別以為這是正膠神功心法。那只是被反膠概念污染的魔說,似是而非。在下接觸正膠的歷史中,曾遇中壢的麥家叔姪指點,叔叔小麥教我用『撞』的,姪子老麥教我用『磨』的(老麥說是到江嘉良開的球館學的),另外一位從事房仲業的中原黃姓老學長則教我用『摸』的跟『扶』的。再加上後來在下綜合了莊則棟、河野滿及參考陳龍燦打法總結而成的『划』、、、各種技術在下可以說是學得駁雜不純、斑斑不可考。打起來總是時有時無、時好時壞,有一搭沒一搭的,臨場發揮超級無敵很非常的極為不穩定。有對上點時,實力超不正常發揮,甚至可輕取、、、沒啦!客氣一點,是力敵,力敵當年的區運選手。沒對上點時,連隔壁班的那個女孩,都不願經過我的窗前。但每次只要用過反膠打球再改用正膠打,當天一定超水平烙賽兼掉漆,怎麼打都對不上點、、、你聰明的,應該已經猜出端倪來了。對上了點,才是重點。而這個重中之重的點,就是『掛』!
掛蝦小?就像奇異博士電影中那個會飛天的魔術斗蓬,球是圓的又亂轉又亂飛要怎麼掛?當然是掛鉤的角度要對才能掛的上。要是掛鉤向下斜,衣服掛上了還是會掉下來。『原來握在手中卻在指間滑落,是不小心還是根本不在乎?』,不是在不在乎,而是懂不懂怎麼掛,就像法海他不懂愛,雷鋒塔會掉下來、、、問:雷鋒塔為何會掉下來&眼淚為何會流下來+蘋果為何畫砸在牛頓頭上?跟F=M x A無干,不是因為愛或是洋蔥,此處只有黯然銷魂而已沒加洋蔥、、、是因為有地心引力。如何對抗這該死的地心引力囚籠,則已經上綱到修行無上大道的至高法則。打個球而已,沒這麼了不起。大道至簡,想像一下光板打球或沙板打球,怎麼打球才不會掉?那就是『掛』,就這麼簡單,說完了。
完了!如果您覺得是『亮板』的話,那一切就萬劫不復了。誤會!誤會喔!就像:『孔子的中心思想是個『仁』,『仁』的表現是、、、』誤會喔!誤會了幾千年!事實上是:孔子的中心思想是『個人』,君不見,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好了,罷了,不筆戰也!誰能證明這位老夫子到底在想什麼,論語又不是孔子自己寫的,搞不好他弟子聽錯、弄錯、搞錯,拜託,我想是、、、嗯,有問題!但,『亮板』是亮板,『掛』是掛,這兩者完全不是同一掛的。因為:『掛』=『有勾到』也就是勾結、勾串、勾引、、、那個『勾』,而且是有勾到,沒勾到不算數!
顆粒膠皮設計的概念就是增加表面紋理以增加摩擦力,所以用來『勾』著東西的,就是這些增加的紋理。同理可證的其他產品如:狼牙棒、銼刀、粗砂布、水砂紙、、、紋理大小跟摩擦力有關係,但不一定成正比。還要跟材質、排列方式、排列密度、、、聯合考量。顆粒膠皮更因為材質是QQ彈彈的橡膠,所以會變形、收縮還會回彈,若只用撞、磨兩種方式打球,等於自廢武功、自綁雙手、自廢一臂、、、所以,不論要撞、要磨或要划,都得先『勾』到,真掛上了,打起來心中才有數。無奈,絕大部分打顆粒的人,對於顆粒的性質都不在乎也不求甚解,打進算賺到,打不進算丟掉!打出去的球連自己都不知道是什麼球性,對手怎麼會知道。
喂!寫半天了,跟『性能C位』有蝦小關係?在下的文章總是秉持著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為寫作原則。『性能C位』當然不會是極端的狼牙棒或是水砂紙,而是剛剛好、不大也不小、不硬也不軟、不長也不短,所以才能屈能伸、能靜能動、能柔能剛、能、、、最大程度的噁心、捉弄、戲耍、算計『人』!對了,『人』。別人是人,自己也是人,既然一家都是人,可以人人畏我,當然也可能我畏人人、、、而『性能C位』的中庸哲學之道一以貫之,是誰都不怕也怕都不誰的妥妥『C位』無冕王。當然,前提是要會用!要真懂!而現下發展趨勢的倒行逆施而導致自亂、自殘、自暴自棄,那些跟反膠尬旋轉、跟長膠比飄沈的南轅北轍之舉活像打正膠是辟邪劍法或葵花寶典,練得起手第一劍便是自宮。怪不得打起來身姿盡顯妖嬈狐媚,比九陰白骨爪更陰風慘慘的詭譎邪異。
君不見高軍打來輕柔飄逸、楊影打來英姿颯爽、陳龍燦打來仙風道骨、何志文打來剛猛無匹、、、但伊藤打來就有點梅超風、法爾克打來就有些柯鎮惡,嗯!可與路人甲、乙、丙、丁、等等,合稱僵難七怪。等等!前面算起來只有六人,哪來七怪?兄台、看官、貴客、、、『等等』就是這第七人啊!你、我皆等等,大叔、小妹、阿公、阿姨只要沒心,不懂還亂打,都可以是『等等』。
不瞎扯了!要想體會『性能C位』VS『掛』的威力,需請您不恥下問地、屈尊降貴的,眼高手低得,找一張性能普通的短顆粒單膠皮貼在不彈的板子上試試便知。那些大顆粒、高彈海綿風花雪月的虛名,真的就只是浮雲而已!(或請參閱附錄2)
二、哎:『正膠』
風清揚説:『對方既敢以空手鬥自己利劍,武功上自有極高造詣,手中有無兵器,相差已是極微。』而這極高造詣的武功,不管是肘、拳、掌、指,功法總之一定不同於劍法、、刀法、槍法、、、,而現今打正膠、長膠的大問題,就在於張冠李戴、牛頭不對馬嘴、張飛打岳飛、用清朝的劍斬明朝的官、、、是的,就是用平面膠的技戰術在打顆粒膠。但這一脈武功路數的選手成績還特別突出,比如:江嘉良、劉國梁、王增羿、單曉娜、伊藤美誠、法爾克、、、以卵擊石都能打出這種成績,鈍刀使利手啊!這些選手要是改打反膠,說不定成績還更好!說來也好笑,有些教人用反膠對付顆粒的人,其實都只是教人判斷回球加旋轉或不加旋轉的判斷而已,就自滿得好像世界和平或征服宇宙一樣,從頭到尾再從尾到頭都是反膠思路。若您看過老年陳龍燦輕鬆拿捏省隊選手的視頻、、、真理,無聲勝有聲,球真的不是這麼踢的!
三、喔:『近台』
四、是:『快攻』
五、您別挨罵了:『打法』
附錄:一些精彩視頻連結
1. 莊則棟兩面攻教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jMWYUJSiXg&list=PLF9F5WtDgnPC8gLNYopIdw15EiJ8YqdVJ
2. 極守2 HELLCAT組合せ】簡単異質攻撃!悦びの組み合わ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LI--cuNf7g&t=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