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五月左右,因原有的一把老YE中直(2000年左右買的)捐出去了,想再買一把來玩,適值YE改版(拍尾鐵牌由字樣改為圖案)缺貨買不到。不得已、將就、勉強、好吧!買了一把原本不想碰的七夾:YE7。不想碰的原因是因為原廠宣稱YE7是YE的強化版,但經典拍哪裡是改得動的?像Sriver一再改版,改到沒人要。Gergely、Gergely 21、Gergely Alpha 改來改去,都沒第一代好打。況且還是五夾改成七夾,性能怎麼可能會一樣?反正玩玩嘛!無妨。

從貼上自己組合的環球889-2(用2.0mm/563專用海綿)這張膠皮開始,不管背面貼的是什麼反膠,這把『誤植』的意外拍就一直都是在下的壓箱寶,碰到一些積分賽2000以上的高手或正牌教練,只有拿這把YE7,心裡才會有踏實的感覺,通常沒贏但也只是小輸。至於一些球館助理教練和學生校隊則通常只修理他們一兩場就收起來不用。並不是在下球技如何了得,而是這個球拍組合所打出來的球實在怪異,換別人拿這拍跟在下對打,自己也受不了。像今天請一位聽說入選過國手的教練陪打,中間試著突襲扣殺幾板,教練居然一球都碰不到。不是球速超快,而是稍快帶怪,球路會飄但球質很重,跟長顆殺球完全不同。所以沒打幾球就換打今天主要想測試的反膠:PF4。

回頭談一下YE7的結構。YE和YE7其實只有兩點相像:面材和外觀。同樣的版型、握柄造型、顏色。同樣使用安利格木皮,用這種木皮當面材的球拍少之又少,就個人僅見並確定的只有這兩把。改版後的Donic Defplay Senso V3好像也是,但不確定。安利格特性較硬彈,不能拿它來咬球,YE是種必須打透表層才有速度和尾勁的球拍,只靠表層摩擦,旋轉很強但球不走,所以對一些只用膠皮摩擦出球的球友來說,根本就是夢靨。而且擺短是根本不能發力,小出力或小切一下球就冒得老高。您看馬琳和蓋亭這兩位YE最有名的使用者,在小球時代的比賽視頻裡,小球來回對擺好像都漫不經心的不發力回球,是不能發力啊!所以他們的打法很少切球,都是挑球後開始狂抽猛送。但YE7有別於YE最大的不同是大蕊。

YE7的大蕊是橫向配置的。橫向大蕊的球拍很少,在下所曾擁有過的僅四把:DHS 032 / Nittaku Rutis / Yasaka YE7 / DHS 天極 506。當然並不是只有這三把,如DHS魔幻A-03(仿032)、狂飆龍二、龍三、506+、、、等等。至於橫向大蕊配置的球拍有何特點?節錄如世奧得王吉生先生的意見如下:

七十年代著名的红双喜牌032型底板很受中国近台快攻运动员的欢迎,就是因为底板中较厚的两层柳安木是横向排列的。柳安木硬度较高,在球板中占的比例又大,所以这种底板非常适合正胶快攻选手,因为近台攻球喜欢击球瞬间使球脱离球板所需时间较短或称“脱板速度快”的球板,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突然速度的威力。因此那个时代的许多直拍快攻运动员为了追求更快的击球速度,他们还会在底球板背面贴上一层纤维横向排列的桐木,增加底板中横向排列木纤维的比例。     引用《乒乓球底板探密》一文关于 032底板。

這個說法,在下80%接受,但稍微存疑。因個人試打感覺橫向大蕊之所以速度快,是因為來球力量在夾層中傳遞時損耗較小、儲能也較少。所以常會伴隨著球撞擊球板時的聲音較響的特色。另一特色是橫向大蕊球拍的手震感普遍較為強烈,是因為版面變形量較直向大蕊為大所致。這點可以從網路上球友評測天極506眾口一同的打球感窺知一二。

這幾把橫向大蕊球拍的底勁幾乎都是無限大,最適合DHS PF4這種超容易讓球拍觸底的超慢膠皮。直向大蕊球拍,要讓PF4不觸底,球拍厚度都得超過8mm,但Rutis和YE7都不到6mm。打起來虎虎生風,又轉又快。中、近檯攻擊力超強,檯內稍低下旋球硬要起大板的得逞率,應該是冠絕古今。加上略帶顆粒下沈特性的扣殺,很適合拉一板、殺一板的弧圈結合快攻打法。拉側旋有極好的上台率、旋轉度和超賊的飛行弧線。

今天的一小時陪練時間,總共試打了五把現役球拍,Rutis / Gergely / Extreme S / Sweden Classic / YE7 。如此大陣仗,實在是因為近來經常回覆球友問題,每每回覆一個問題就心癢、技癢得拿出類似的球拍來玩,對球拍的選擇已經到了一個不是三花聚鼎就是要走火入魔的程度。好球拍、爛球拍、黑心A錢球拍、無良仿製拍、、、對我來說比黑心油事件困擾還大。反反覆覆地將各種膠皮在一堆球拍間貼了又撕、撕了又貼,日直、中直、橫拍、陰陽板、反膠、正膠、生膠、長膠、、、,夢靨一般的煩惱。沒辦法固定打一把球拍的癮頭,戒球拍像毒癮、煙癮、酒癮一樣,已經戒了幾百次還天天喊要戒。在整理還想買的球拍,其實每一把也都是代表一個尚未嘗試過打法的縮影。但思前想後,到底哪一種打法、戰型、球拍才是真的適合我的呢?

有些幸運的球友,因為單純只用一把球拍,幾個月的用功就已上得了檯面,幾年的精進可能已擠身高手之林。白白搞了27年,在下的實力仍僅止於玩票性質,同於王語嫣、百曉生之流。有的武功招數知道卻使不出來,看比賽時常常一看便知該球員致命弱點,自己上場卻被打得七零八落。看一眼新出的球拍,就大概知道其定位、走向。如號稱祖母綠的新版黑檀面材Emerald VPS V,早在七月中便已預告Stiga是自打嘴巴,剛好球館教練花大錢買了一把,他原來經我推薦改打VPS一段時間,見獵心喜,升級成祖母綠。綠啊!真綠!打到他臉都綠了,專業教練可能打兩場球就精疲力盡嗎?看他冷汗、手汗流一地的輸給本來實力稍遜於他的對手,球拍整把像泡在水裡一樣的濕搭搭。用了黑檀一定好嗎?速度一定快嗎?球拍如果只要硬、只要快就是一切,那來個土豪金或全用鈦合金打造一把就無敵了,幹嘛練球!

研究所畢業時將手上尚存的三十幾把球拍全數送人,其中不乏BTY TAMCA系列數把球拍、黃藍瓦木、蓋亭簽名版AE、老AC、Darker、BTY高端檜單板數把、TIBHAR、、、。僅新買了一把BTY Moonbeam帶去當兵。婚前到唐橋託賣了五、六、十把球拍、小孩出生後又捐給慈善機關五十幾把球拍,現在手上還有三、四十把球拍。219是多麽可怕的數字,如果每一把球拍代表著數夜的輾轉反側,就不難解釋如今的童山濯濯、齒危髮禿。每一次出清球拍都像削髮皈依一樣,斬盡三千煩惱絲,想圖個六根清靜。但每次都像馬、江一樣找個理由原諒自己,唬弄妻小父母兄弟。沒多久又開始敗拍,還越玩越兇。如此退轉,真是道心不堅隨境轉、千經萬律也枉然。

整不明白、搞不清楚的事情,其實都可以通過數學來釐清。直拍或橫拍:日直67把、中直33把、橫拍119把。買過最多次的同型號球拍?閃光一號。買過最多張同型號膠皮:DHS PF4,最長時間未調整球拍紀錄:YE7+環球889-2。數據顯示打中直最順手,因為勝率最高,很少因輸球而想換球拍。而日直,尤其是檜單,常常貼好膠皮打第一球後就想換球拍了。至於橫拍,除了BANDA Allsave之外,很少連續帶去球館,雖然許多球友都說我人高馬大,應該打橫拍,但在下就是偏好近台操作、伺機攻擊的戰略。雖然在橫拍上傾注最多的心力,但是在下橫拍的戰術、套路遠遜於中職、日職多已,練練球還OK,一旦比賽,臨兵鬥陣時皆無法陣列在前,沒多久就左支右絀被修理好玩的。

那就簡單了,YE7+環球999+DHS PF4。心有不甘的再攜同其他四把最近打得比較順手的橫拍,在專業教練的陪練下,果然,一直懷疑自己對反膠沒有天份,就是硬打硬衝,接、發球的環節極弱,只有靠蠻力狂抽猛送,每每就算贏球也是精疲力竭。但用短顆打球就輕鬆多了,面對對手連珠砲似的弧圈球重攻擊,經常還能指東打西、左搓右揉,搞到對手腳步踉蹌、幾乎摔倒。中直大圓拍無死角易於防守、短顆四兩破千金的特性,最大程度地擄獲因大臂嚴重拉傷、正手攻擊破功的我。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razytalk 的頭像
    crazytalk

    半條命的胡說八道

    crazytal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