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641323591703  直板正膠快攻,球拍的性能決定了一切,如能拿到一把神拍,連世界冠軍都不是夢想。真的嗎?是的。而這把傳說中的神兵就是上海葛大記出品的順風50。雖然有人質疑這傳奇的真實性,但在擁有順風50的後代不肖子孫:順風606之後,再不懷疑,傳說真的是真的!

所有古董經典球拍中,順風50可以說是最傳奇、最神秘的一把,存世者甚少,就算有也都被質疑是仿製品,就像古龍小說中的孔雀翎一樣,見過它的人都死了!!!謎一般的存在成就了順風50至高無上的地位。網路上能搜尋到的資料可以說是鳳毛麟角:http://www.pingpang.info/bbs/TopicOther.asp?t=5&BoardID=2&id=149787,這篇連結算是最完整的了。有興趣的朋友再往下看之前,建議先到上面連結的網頁看一下順風50的歷史沿革,偷懶的人也可看一下文末附錄。但是該網站所附的圖片除了張夔林那把舊到發黑的球拍之外,其他據證實都是『仿』順風,或是『亞』順風。連上圖那把老庄提字落款的,搞不好都是假的,下圖就是它的側面結構:2013641321893249  咦!這種結構,做得就是傳說中的六夾,但是為什麼會被抓包呢?據說是『塊南洋進口的水果箱木板』的三夾板粘合而成的順風50,其原始材料因早已用罄而無法再製作,所以才會絕版。那!到底是什麼怪材料呢?

photooriginal-6372-661708  首先,水果箱?這得先研究一下!水果箱都是上圖那個樣,都是稍厚的窄木板拼成的,連箱底都是。正常厚度約三分(9mm)。哪來夠寬的『薄』板子來做球拍?兩塊黏合才6.5mm!也就是每塊厚度只有一分多(>3mm)。至於為什麼要用『分』這個木工慣用單位來說明呢?因為制式夾板的規格都是用這個單位,所以有一分夾板、二分夾板、三分夾板、、、八分夾板等規格。近年來因為政府公共工程倡導節約能源政策的關係,出現了一些二分不足、三分不足、足三分等的奇怪規格。猜想順風50所用的板材規格,應該就是二分不足或者足一分的板材。水果、水果嘛!就是水很多的果子。水是很重的,這麼薄的板材無法承重,應該是拿來做蓋板用,這也才有足夠的材積,且不會有釘孔痕跡。一般工程用的薄夾板,都只有一個面是乾淨漂亮的,另一面則粗糙、膠帶補丁、補土填洞等坑坑疤疤甚多。少數也有特製兩面都漂亮者,為了彰顯內容物品質,水果箱、紅酒箱等,用的多是這種兩面都處理的優質板材。

問題來了!這種一分、兩分厚度的薄板材三夾板,為了結構強度,不可能做成三個夾層等厚的做法,通常是中間層較厚,上下兩層則只是薄薄一層木皮。三分以上的板材則真是採用等厚夾層的做法,而上圖仿順風的結構,分明是六層等厚,中間粘合處看不出個後製的瑕疵感。後期的順風606是五層等厚的結構,夾層黏合是一次製作或二次加工很容易分辨,甚至年久日深之後的變形、逬裂都會在此出現,仿順風明顯也是一次加工完成的。加工作法、夾層厚度都不一樣,難怪仿順風雖然性能頗為優秀,比起神之順風50,卻也無法望其項背。

既然無法一親芳澤,乾脆娶而待之!蛤!高老莊豬八戒搶親啊!打錯字了,是取而代之、揭竿起義算了。隨手在工地弄了兩塊二分不足的三夾板,雖然是粗造的工程用板材,將就拿來實驗一下,草草的用南寶樹酯粘一下,拿回家用一大疊厚重的書壓著,靜待膠合劑完全乾透,來惡搞個山寨版的順風SO!

T1oqiQXdpqXXb754Z6_062131  枯等了個把月,還不敢動手做。但瞧著這塊自製的板材側面。哈!跟032像到離譜。032會不會是這麼誤打誤撞產生的呢?兩者之間只差在中間多了一層面材。

 

待續!

 

 

 

 

 

 

 

 

 

 

 

附錄

原作者dream

说到祖国的乒器史,[1904年上海四马路大新街一家文具店店主王老板到日本看到了乒乓球表演,于是买了一些乒乓器材带回上海,并在店内作示范,这是乒乓球首次进入中国],建国以后我国的第一代球板就是本篇主角——顺风50。它是一个传奇,同时在我国乒器中堪称国宝级文物。它背后的故事至今为人津津乐道,虽然不可能拥有,但对于它的根源,我们这些作为乒乓爱好者的中国人来说是应该知道的。

 

上世纪五十年代,祖国正处于物资极度短缺之时,原因众所周知。当时没有进口的球拍[当时进口球拍的制作水平我想也不会太高,就算有可能也不会太适应我国选手的打法],国手们打球总不能赤手空拳或拿块门板上阵吧[理论上讲,只要你能使即使现在拿块门板上赛场也是不违规的,只要你的门板上贴上合格的胶皮…目前国际乒联没有对乒器底板的形状、大小以及重量做规定],那怎么办呢?球还是要打的,自制既没有技术又没有木材[我想关键还是没有技术,不知道要用什么样的木材]。当此关键之时,祖国人民的智慧得以充分体现,穷则变,变则通嘛。也不知道是何人从货仓中找到了一大批旧水果箱,此箱好像是来自美国的,而当时的国箱是纯木造。这样好了,原材料木板就算有了,那如何造乒乓球板呢?国箱木板原为三层板,不厚,没有底劲。那就把两块原材裁好贴在一起不就是六层板了,再粘上突起的手柄。[ok,从此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国手取得优异成绩的乒乓利器就这么诞生了。]

 

顺风为我国乒乓球的始皇,差不多所有正胶世界冠军都是用它的(庄则栋,希恩庭,江家良等等)。那我们会问,为什么顺风50和正胶那么匹配,适合我国直板正胶快攻呢?是偶然,也是奇迹。[当然跟我们国手苦练技术,适应球板也是分不开的。想当年,国手们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训练备战,而且并无多少报酬,一门心思为国争光,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原因大概是由于原料木国箱放在货仓内已很久,木材早已风干。而干燥的木板出球快,这正是直板正胶快攻所需要的。

 

顺风50,顺风是品牌名字,50是型号也是年份。第一块顺风产于1950年,这种顺风一直生产至1962年才因原材料用光而停产。[本人非常奇怪当时美国水果箱怎么那么多,给我们拿来废物再利用生产了12年!而且利用起来价值远远超过国箱本身,这真该是学环境工程循环经济的一个典型案例才对]同期,还有一种名为顺风12的,但生产很少,存世不多,见过的人自然极少。曾经有一段日子,中央下令把所有市面上的顺风收下,所以到现在市面上可以见到的顺风基本上没有了。后来,顺风还生产了一些新型号,如606,现在的市场价在800元以上。

 

随着时间的滚轮来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顺风的地位依然不变,为中国直板正胶快攻立下了三十多年的光辉成绩。直板快攻传到前世界冠军江嘉良时发生了一件耐人寻味的故事:话说当年前世界冠军希恩庭的两名得意弟子,一位江嘉良另一位陈龙灿。大徒弟师父给了他一把顺风50,小徒弟就只能用红双喜08了。当江嘉良拿了一次世界冠军,第二次要蝉联的时候,不幸把球板打断了[这个挺生猛,活生生打断。不过可能是用得太久打得太多的缘故,总之是不能用了]。大弟子只好尝试用其他板代替,什么老wilson,什么08通通试过,全都不满意。当时师父希恩庭见爱徒这个情况,就把他自己手上唯一而且曾伴随他夺取世界冠军的那块顺风50借了给大徒弟,并交代说:“悟空,用其杀敌完后要还给师父,这可是师父的随身法宝。”之后,江蝉联了世界冠军,但悟空一直没有把顺风50还给师父,同时也成全了华夏乒坛里的刘备借荆州的故事。而江嘉良也是最后一个用顺风50夺得世界冠军的球手。

 

至此,顺风50的皇朝时代告一段落,以后大部分的国家队员都用上了欧洲的底板,甚至连直板正胶快攻的最后一人也是我们大家熟悉的刘国梁也用上了stiga cl。[此篇最后,作为国球爱好者的我,衷心希望国产乒器如红双喜DHS等能不断创新,利用国手资源,将品牌不断做大做强,某一天也让日本,瑞典,德国等的国手都自觉的选择我们生产的乒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razytalk 的頭像
    crazytalk

    半條命的胡說八道

    crazytal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