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球友留言問到練基本功的練功拍?實在好難回答,一時腦海裡浮現了兩幕電影情節:滅絕師太仗著倚天劍傲氣凌人,卻兩度被人空手奪白刃。張三豐說得好:有倚天劍也沒什麼了不起的!

 

 

看到了吧!武林大會這麼多人都沒事,就那個基本功不足,卻拿把倚天劍的人,是會被罵成妖尼姑的。慘!慘!慘!還有更慘的!王盤山立刀揚威大會,想搶屠龍刀的的人不是斷手斷腳就是沒命,真搶到刀的那人還給搞瞎了。雖工欲善其事,必先懷璧其罪啊!

瞎掰一段,博君一笑,回正題。

總訣式:基本功,係瞎密?練功拍,係瞎曉?嘿!我沒說髒話喔!

基本功,從初學者到國家教練,真的是個很瞎的秘密。

練功拍,從文具拍到特注文品,真的是瞎到無人知曉。

關於桌球基本功,一般了解就:握拍法、腳步、接發球、、、。想要弄把練功拍的球友們,則大多是聚焦在『發力』這個環節上。但瞎搞了二十五年,期間看了幾乎所有的教學視頻、也請過國家隊退役教練指導,更過分的是不懂裝懂的頻頻誤人子弟、、、,哎!真是造口業,罪過、罪過。

當然,好教練很多。但經常在球館看到一些頂著偌大名頭的教練,不教球卻劈哩啪拉的教訓學生,一小時課程罵半小時,學生越罵越笨,越教越不懂。偶有天縱英才的選手能一路挺進到國手,說真的,是該學生本人太優秀,其教練充其量是部會罵人的發球機。他學生的基本功,基本上是罵出來的。在暗黑教育界,這叫做嚴師出高徒。說好聽了叫做:給你魚吃,不如給你釣竿。但說真的,本來學生是因為不懂才要來學,被當頭棒喝了好久以後,終於頓悟:原來大家都不懂。

所有的謎團,在2015年,突然如大爆發一樣的豁然開朗。過程一如中世紀黑暗時代歷經文藝復興的洗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清新通暢,這直指人心的明心見性,是通過直接研究上古希臘、羅馬的文獻、古蹟。這些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在破四舊的焚書坑儒之後,所剩無幾。斷簡殘編還要附帶歌功頌德,才得以苟存至今。僅能從殘存寥寥無幾的黑白畫面老比賽視頻和莊則棟的『闖與創』巨著中,稍微體會一些鳳毛麟角。懷才不遇的莊則棟,被下放到山西教球,短短時間便將山西隊調教成有挑戰國家隊實力的堅強隊伍。從挑選人才開始,從心理到生理、鉅細彌遺的披露老莊基本功的強大。但這全本九陽神功,卻因傳人稟賦,無色禪師得其高、郭襄得其博、張君寶得其純,三分天下的結果當然是臨表涕泣、不知所云。想練好基本功,還是得像張無忌習完全本九陽真經,玄冥神掌寒毒才能化解。滅絕師太那只有三分之一殘本的峨眉九陽功,一碰上張無忌全本九陽真經的神功護體,當然一如泥牛入海,頓時無影無蹤。

有那麼鹽重嘛?嗯!是還滿重口味的。基本功不好,真的什麼都幹不成。但桌球的基本功雖然在各位教練口中都是秘密,但那是瞎子才看不到的『瞎密』。簡單來講就是武術中的:『功架』。比起任何運動,武術更講求生理力學極限的追求。連站都站不穩,不用人家打,風一吹就倒了。桌球是最接近技擊的一種運動,基本動作與武術息息相關。一些想不通的道理,拿武術基本原理一套用就迎刃而解。

話說當時年紀小,因幼時得過肺炎,心肺功能纖弱,愛子心切的老爸,明明是受過正統體院教育訓練的國家級裁判和教練,曾也帶過桌球校隊獲得佳績,但卻完全用消極的方式阻止好動的我,不鼓勵也不教導,就讓我自生自滅、亂打一通,但對弟弟妹妹則隨手指點兩下,就超越了學校代表隊取得獎牌。不甘心、不服輸的性格,逼使在下另尋出路,通過文獻的研讀、器材的考究、不恥下問及比賽現場偷師,雜七雜八的累積了一堆兜不起來的變種基因,哎呀!阿普頓神奇的捕食融合再怎麼進化都打不贏強殖裝甲卡巴的內定悲劇。

其實不是沒機會進入校隊,而是自知基本功底孱弱不堪。比比球可以,真的操練基本功時,從腳部、套路到技戰術,完全跟不上從小就一直培訓的隊員。咦?那為何說比球可以?比賽比的是心機,一些較憨直的技術本位派如方正大師,不就栽在賊頭賊腦的任我行手上。但這條路會越走越窄,僥倖終究會變成不幸。機變之巧終究難登大雅之堂,已經高居武林盟主的令狐沖不也得重練易筋經。雖然玩球拍真的很有趣,對精進基本功的渴望與日俱增。

早先為了糾正日直握拍法,拍背三隻指頭如扇形張開的問題,曾一天24小時都用繃帶將中指、無名指、小指都綁起來。為了鍛鍊腰腿力,還逼自己每天蹲馬步站樁15分鐘。改橫拍時,更是每天正反手揮空拍兩千下。也花錢請教練糾正錯誤動作,後來還曾絕望到改練左手。雖然還不至於可歌可泣,但也曾經認真的人最美麗,病急亂投醫的結果卻是:沒力。本因為覺得自己不懂,乾脆求教高明,然後很高興地發現:原來大家都不懂。

來個逆向工程分析,回到最初的原點,不就是打個球嗎?球、球拍、手指、手腕、前臂、手肘、上臂、肩膀、上身、腰、屁股、大腿、膝蓋、小腿、腳掌、腳趾,就武學理論而言,一切力從地起、通過腰馬合一、重心轉換,將力量從蹬地發力次地傳導至球上。試問,從人生第一次打球開始,有幾球曾經是真的力從地起的完全發力?玩球拍玩到失心瘋的我,通常只將思考放在球拍上,偶爾思考手指該怎麼放在球拍上,握拍法錯誤造成指節彎曲、長繭。復因入門時對直拍的誤解,長期只靠腕力彈撥或扣殺,導致手腕韌帶發炎,連寫字都有困難。學打中直時,受誤導於半桶水體育用品社老闆,翻肘的動作雖能偶爾扣殺成功,卻得了網球肘,整條前臂發炎腫痛。又為了增加擺速,錯誤的上臂發力,連肩關節、肱二頭肌、三角肌、胸大肌等大臂肌肉群都受傷到只好改練左手。第一次以為自己已經參透玄機,想用腰力來當作秘密武器,卻將水桶腰給扭傷了。寫這段時,正因前一日練球不慎,靠腰不成還閃到腰,連站都站不直。好笑嗎?不好笑,因為笑起來腰好痛!更不用說腰腿力和重心轉換了,原來在打籃球時代就已嚴重受傷的膝蓋,每次被教練操完步法和移位就痛到不能走路,或是走著走著就突然膝蓋一軟的踉蹌跌跤。而最根底的站位,一般腳跟半浮利於啟動的站法,則是礙於習慣用腳掌外側著地的毛病,經常腳掌外側拖地拐到翻船。

行文至此,聰明如您應該已經自悟許久了,不像我還在自誤之中。基本功,就是最基本的那些東西,動作銜接、重心轉換等等,鉅細彌遺、環環相扣,一連串相連的動作中,對了幾個、甚或錯了幾個,這就是選手之間實戰能力的差異,豈是在於球拍、膠皮之間呢?

您相信嗎,絕大部份的人,是連站都站不好的。回家看看您的鞋後跟,磨損痕跡若是偏一邊,就代表您的姿勢有所偏頗。打球時更糟糕,腳跟離地,幾人能做到?做到是做到,但又幾人能作對。一般人掂起腳尖,連站好都有困難,更何況高速移動。掂起腳尖其實就像女生穿高跟鞋,有人行止優雅像躡足的小貓,有人卻笨拙的叩地有聲像敲木魚,還有人重心不穩、舉步維艱。一次在閱讀阿根廷別為我哭泣,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的相關資料時,讀到阿根廷國母Eva Peron酷愛Salvartore Ferragamo的高跟鞋,並宣稱站數個小時也不累!Angelina-Jolie-Salvatore-Ferragamo-heels1  找了些該廠牌的鞋子圖樣來看,其實也沒什麼深奧的道理,就是將體重由前腳掌承擔,而非落在腳趾上而已。看到沒,上圖的高跟鞋在前腳掌的部分設計成微微上翹,用腳掌底部的肥厚肉墊做支撐,而一般鞋子做成水平的,整個身體的重量壓下來,因為鞋底斜坡角度會往前滑,除了站不穩還會擠壓腳趾,造成拇外翻等症狀。但這麼簡單的道理,全世界那麼多做鞋子的廠家,卻沒有幾家做得到,尤其是號稱台灣精品的某SO品牌,穿不到十分鐘就劇痛難當。因此標準站位只要用腳掌著地,腳趾不用力,屈膝、重心稍向前傾,屁股微翹、上身保持正直,像女孩子穿高跟鞋時前凸後翹的身形就對了,保證您動如脫兔,但,是不是處子,那就不好說了。

M00771928_big  3姥姥年間唯一的桌球鞋:BTY 201(綠鞋底)因其鞋底紋路設計錯誤,在腳掌第一蹠骨尾端的部分常常破損。後來的桌球鞋在該部位多會設計呈圓形的底紋。原因除了前述之體重支撐外,更因揮拍時重心轉換的圓轉動作,只要該部位不做圓型底紋設計,沒多久就磨損了。有位以移位迅捷著稱,只穿上圖那雙BADBOY白布鞋的甲組名將,打一天球據說就得報廢一雙。

站位的方式的確會大大的影響發力。日本武士道要求站立時用腳掌內側著地,但一般未經過訓練的人,因大氣壓力、地心引力和自身體重的壓力,很容易肌腱鬆弛、骨架外擴,以腳底外側著地。鞋跟外側磨損得越嚴重,則代表腳掌外翻程度越嚴重,除了影響站立時的穩定度外,據說還危及內分泌和某方面的能力。您試試轉腰時以腳掌外側著地,會根本轉不動。而以腳掌內側著地則扭轉順暢、發力無礙。據骨法療法的理論,腳掌外翻可不僅僅是腳掌骨的事,一路從腳掌到骨盆,甚至整付脊椎骨,上上下下的都走了位,可能先去做正骨治療,效果會比苦練基本功好上許多。

試想,連一個基本站位都能大大的影響運動表現,那這一整串的連結動作都錯了,該會是多悲劇的事。反觀如果錯到底了都能表現得不錯,那做對了呢?一如逆練九陰真經的歐陽鋒,要真給他練對了,郭靖、黃蓉還有得混嗎?天下五絕恐怕早已歸一統。但是光寫些跟球拍無關的吊書袋,會有人要看嗎?十幾年前還在大學當兼課講師時,只因在第一堂課多講了些概論性的基礎原理,居然被學生一狀告到系主任,說是在下盡說些沒用的東西。雖然該名學生在學期末謝師宴時,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追悔,說是已明暸基礎原理的重要性。但這一狀已讓系主任產生嫌隙,而在下亦決定從此退出學界、敝帚自珍。

功利主義作祟的社會現實,實際上並不是今時今日才如此,至於具體是什麼時候開始的爾虞我詐,則可以追溯至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之前的遠古時代。基本功,表面上被說成一文不值,事實上卻都是各家的不傳之祕,不僅有傳子不傳女的傳統,有時連兒子都不傳。傳說東晉名書法家王獻之在寫完一缸水之後,其書法造詣已達七竅通了六竅,仍然一竅不通的境地。一天,他寫了一幅自以為滿意的字,呈給其父書聖王羲之看,羲之不發一語只提筆在其上補上一點,要他拿給他媽看,他媽的看完後評語是:只有這一點像是你爸的水準。原來,王羲之寫的字是有『法』的,這個『法』便是書法的基本功。在科舉考試的時代,寫得一手好字,肯定功成名就、皇榜登科。無怪歷代權臣、奸相、貪官、污吏都寫得一手好字。這等葵花寶典、九陰真經,怎可輕易示人。

桌球基本功其實源自於運動生理學的實踐,先了解人體的構造和肌肉、肌腱的運作原理,自然能避免運動傷害,發揮最大效能。如胳臂向內彎是眾所週知的常識,所以像彈擊和反手殺球,這些需要將胳臂向外彎的動作,就明顯的違背運動生理學原則。硬打硬蹭,不受傷都難。印象中反手殺球超兇猛的田崎俊雄,在一場和劉國梁的比賽中,很帥氣的連攻五個反手殺球,打得劉國梁一陣傻笑,然後看似憨厚、貌似忠良的劉國梁,陰險的繼續餵球到田崎俊雄的反手位,愛莎就給你殺個夠,安娜都可以!然後,田崎俊雄的反手就報廢了,連帶影響了正手的發揮。只帥了五個球,然後一路挨打、潰不成軍。

除了手腕之外,其實從手指頭、小臂、大臂到肩膀的動作方向,沒有一項是和弧圈球的動作軌跡是順向的。所以只用手臂和肩膀打球,肌肉組織注定是不斷的磨損與增生,所以桌球運動員常見的右臂大於左臂的畸形運動傷害。左打名將波爾的左臂異常誇張的巨大,且每每因為肩傷退賽,可見他的打法是以肩膀發力為主的肩頰骨打法。扭腰轉身的位移路徑,其實最適合弧圈球的運動軌跡,所以腰力好發力正確的選手,很輕鬆地便能擊出威力強大的弧圈球。之前有球友提到馬龍換膠皮是因其球速不敵隊內新秀梁靖崑,仔細觀察便可知兩者之間的差異便在於腰力的運用強弱。小將明顯的腰馬合一、勢沈力大,馬龍雖然不弱,但總有那麼一點以手帶腰的拖泥帶水。所以說白了,打桌球最高大上的基本功就是要:靠腰。而打得不好的原因,便是因為:靠臂。所以你說到底是要靠腰?還是要靠臂?答案已昭然若揭。

基本功的部分,由於本人並未領有合格教練證書,沒資格開立處方簽,只會叫人選擇靠腰或是靠臂,怕犯了誤人子弟的重罪,僭越了!就稍聊至此、淺談即止。以上道聽途說、空嘴搏舌,您就當是天橋底下說書的瞎扯,聽聽就算了。若閣下有啥疑難雜症,應找大球館、大國手、大教練診療,請勿聽信偏方、胡亂服藥,切勿自誤,以儆效尤,尚饗!

牛皮都吹破了,還要繼續謅下去嗎?可話頭都起了,沒能圓謊,可不更是糗爆了嗎?好歹也得說說練功拍。這個好!說說球拍,可沒什麼醫療過失可以追究了吧。

各種技戰術其實都有其相對應的基本功和適用球具。

嗯!這句話,好像在少林寺藏經閣,聽掃地僧說過。哎呀!我穿越了!

時光退回到六零年代,在球拍覆蓋物發展到海綿膠粒片的那個當時,各種技戰術蓬勃發展的起點。遠東的日本開發出直板弧圈打法,獨步桌壇。歐洲在削中反攻戰法之外,也開發出了橫板弧圈打法。中國隊的直拍正膠快攻打法異軍突起,雄據一方。歐洲又再進一步的開發出結合弧圈和快攻的打法,再度捧回桂冠。而中國隊則又在快攻的基礎上結合弧圈,成功扳回一城。期間當然也還有些異種打法靈光乍現,但這幾回合攻防據守的拉鋸戰,便將乒乓球所有的可能性發揮到淋灕盡致,所有的戰型打法都於焉確立。簡單整理一下,就是削球、削中反攻、弧圈、弧圈結合快攻、快攻結合弧圈、快攻,這六種主要打法,廠家也依這些戰型,開發出其相對應的球拍。雖然每家球拍廠的產品線,都有十來把不同的球拍用來對應這六種打法。但仔細分析其構造方式,以STIGA為例,其基本款就三種:AC / OC / CL

AC:對應弧圈打法,同類產品涵蓋:DEF / Metal Wood /Ultimate Wood / AC / AE / EG、、、。

OC:對應弧快打法,同類產品涵蓋:OC / OE / NCT / 玫瑰 V / X.O / 黑檀 V / VPS / Intensity 、、、。

CL:對應快弧打法,同類產品涵蓋:CL / 玫瑰CL / CLCC / 玫瑰 VII / 黑檀 VII / Hybrid NCT / 7.6、、、。

至於夾雜特殊材料的變種加料拍,則因打死都不會是練功拍,且按下不表。

夠清楚了吧!這就是瑞典隊強大的地方,綱舉目張,一絲不掛!寫錯了,是一絲不苟。入門的基本練功拍就三款:AC / OC / CL。有這麼武斷嗎?那要怎麼決定哪個小苗子適合哪種戰型呢?在莊則棟的闖與創一書中即點出選才的重要性跟分辨的方法,有空您自己看去。大抵是因應選手個性的趨向賦予適合的戰型。例如:削球皇太后武揚,光看臉就知道,一定適合打削球,她打球時的那個酷表情,會讓對手覺得像在冰窖裡打球,不寒而慄。而同為削球選手的胡麗梅,怎麼看都是入錯行、嫁錯郎的悲劇,她打球時的那份積極,要是讓她打攻擊,成就肯定不僅於此。

不說長道短了,還是回來討論練功拍。選擇練功拍的原則,除了對應基本戰型之外,應該是手感敏銳、放大效應較弱的減分版正式拍。或是先用前述三種原型拍,鍛鍊至技法純熟後,再依個人喜好和需求調整。至於在中國發展出來的獨特暴力美學經典球拍,則以紅雙喜的032 / 08為代表,032是涵蓋弧圈和弧圈結合快攻的基本款球拍,08則是涵蓋快攻和快攻結合弧圈的基本款球拍。至於日本原生種的檜單弧圈打法,想當然耳的是BTY Cypress。蛤!居然不是閃光一號?當然了,都說是日本原生種的,從荻村伊智朗到小野誠治,就沒有哪一號人物用過閃光一號。閃光一號可說是台灣特有的亞種,實在很懷疑這背後的政治意涵。

球拍對擊球的表現佔了約70%。其他的30%則決定於膠皮的性能。例如:CL貼再慢的膠皮,也不會有AC的咬球感。OC即使貼再快的膠皮,也不會有CL開碑裂石的力量感。既然有練功拍,自然也會有練功皮。練功皮當然不是什麼性能高超的產品,但性能也沒想像中低下。有自行開發膠皮能力的廠牌,其實都有其基本膠皮。其他的膠皮都是在這款膠皮的配方基礎上,再增加化學配方,用以調製出不同彈性和摩擦力的其他款式。所以基本款的天然橡膠含量通常會較多,也較耐打。您知道嗎?瑪雅文化在公元前500年製造出來的橡皮球,至今還仍然保持著彈性。所以基本款膠皮真是佛心來的,既便宜又耐打。細細品味基本款膠皮的性能,其特色都是一流的手感,那種像握在手上的握裹感,是高速膠皮永遠無法達到的,非常適合控制打法球友使用。

基本款膠皮的選擇其實很少,因為前提是要自己有開發膠皮能力的公司。其中以BTY的Flextra、Yasaka的Original為最佳,另外TSP的BOLT、Nittaku的Micro、Donic的Liga、Joola的For all、Tibhar的Learn cont,打起來還不錯,但因為和其自家廠牌的其他膠皮調性不統一,家族基因不連貫,甚至是委外製作的,無法在使用後順利銜接其他膠皮,玩玩可以,不是很推薦。大陸製粘性膠皮首推也是唯一推薦的是DHS PF4,只要會打PF4,改打其他大陸膠皮都會一路順暢。

基本功重要?還是練功拍重要?舉個他山之石來攻錯一下。很多人都學寫過書法,不管臨帖或摩碑,反正像不像七分樣,想盡辦法畫出來也算啦!而一般字帖中的運筆方式其實也似似而非。一筆橫畫的書寫步驟,從逆筆藏鋒、頓頭、橫拉、抬筆、頓尾、圓轉迴筆、提筆收回,這幾乎是所有教科書都這麼教。這種寫法,很要求指、掌、腕力,寫來很費力,且對筆鋒很要求,要又尖又圓又中正,寫完一筆後,幾乎都得再舔筆回潤。說也奇怪,發展了幾千年的書寫方式,居然是越發展越難寫,寫來既慢又累。因緣際會有幸得知正確的書法之法,寫來簡單又輕鬆,就算拿支筆鋒開叉的掃把筆,還是能銀鉤鐵畫,筆筆豐潤。這兩種寫法寫出來的字,看起來都差不多。但將紙翻過來看,一般人寫法的那張,就只有在頓筆處會有完整滲墨。而正確寫法只輕輕從紙上飄划過,但紙張背面卻如同複寫紙般的完全滲透。一時間王羲之入木三分的典故,其中奧秘昭然若揭。舉重若輕,其中必有緣故。吃力不討好,必有其病根。基本功不好球卻打得很好的球友大有人在,但跟書法一樣,工具都得精挑細選,用器用之長補神會之不足。而基本功好的人,用全能型球拍、全能型膠皮,照樣世界冠軍。等等,是在說老瓦嗎?當然了,一夫當關,打遍中國六代球員,用的還是全能型球拍。退休後復出的老瓦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yRExWM0_x0,未脫稚嫩的老瓦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9IQ2vOlWEM,重播十幾次難以挑出毛病的腰馬合一,在訪談中老瓦自述對器材不太要求。反觀其對手,不管是新秀弗雷塔斯,還是現已童山濯濯的謝賽克,都是以手帶腰的辛苦活。所以少林功夫好!真的好!你是金剛腿,我是鐵頭功。一拳一拳,拳拳到肉的硬底氣、真功夫。

老瓦之所以能從15歲出道到43歲退休,長達28年稱霸桌壇,據他自己所說,主要是因為沒有明顯的傷病。咦!居然不是說有什麼大絕招。是啊!平常的訓練量不說,全世界到處征戰,28年間汰換了中國六代高手,想起來手臂都痠疼。從二十幾年前看VHS教學帶,到今天在YOUTUBE上看老瓦的各種教學或比賽視頻,從單純追星省吃儉用買了兩把黃藍瓦木和WALDI同名膠皮,偷師了二十幾年,到最近因為寫這篇文章才去注意到老瓦的站位和功架,真命天子果真骨骼清奇,老瓦小時候的站位一直到老都是以腳掌內側發力。這有很重要嗎?當然有!腳掌外翻的人通常會脊椎側彎,而有此症狀的人會在臉上顯現,鼻梁骨會歪一邊。在這裡也不特別點名哪一位選手,但是特色就是會特別側重某一邊發力,好了!有病看醫生,我不是醫生,別問我。但在運動生理學上,以腳掌內側著地時,小腿到大腿都會用內側肌肉發力。相反的,以腳掌外側著地,自然是用外側肌肉發力。以馬步站樁為例,當用腳掌外測站樁時,根本就蹲不低也站不穩,不到三分鐘就搖搖欲墜。那用腳掌內側站樁呢?賣個關子,留給您自己做實驗就知道。

功架部分,老瓦的擊球動作與一般人最不同的是引拍動作極小,幾乎都在身前擊球。但絕大部分人,包括世界級高手,多在身側擊球。這兩者的差異便在於發力位置,一般人靠臂,而老瓦靠腰。靠臂者,不是時間差的問題造成只能在身側擊球,而是在當揮拍到身側時,球拍拍面法線向量角度才能剛好與來球方向一致。這種擊球方式,對於三角肌和胸大肌都有極大的傷害,而且只能用眼睛餘光和下意識瞄準球,能打到球根本就是矇到的。而靠腰的,因為轉腰會帶動整個上身轉動,能使出的力量最大,且眼睛能一直盯著球,連來球旋轉方向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來個連連看。問題一:腳掌外側著地能用腰部轉動施力嗎?啊你不會自己試試看喔!問題二:腳掌內側著地只用臂力擊球會怎樣?都說叫你自己試試看了!好吧!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是會站不穩,很想跌倒。第二個問題的答案則是會自動扭腰。這兩個實驗證明了從站位開始,一步錯整盤皆輸。東方人普遍有O型腿的問題,站立時很容易腳掌外翻,由鞋底磨損通常都偏外側可見一般,擊球的慣用習慣也多被腳掌外翻限制,只適合單用臂力的中式快攻和日式大車輪弧圈球。不從基礎站位開始糾正,連立足點都不平等的競爭,所有訓練都是事倍功半的白努力。

當畫字畫得好看也可以稱為書法時,那基本動作錯亂卻比賽成績優異,亂打打成高手又有誰能說什麼。笑貧不笑娼、有錢就大聲,怪不得一定得弄把超級張或超級水或單板天神,最近出現新的炫富指標Nittaku RESOUD,一定會有好野人趨之若鶩。基本功和練功拍的辛苦基礎就如一拳一拳的少林寺十八銅人,怎樣練也不敵弄把GLOCK的洋槍洋砲爆打神功護體。但以一個資深球拍迷的良心建議,換球拍真的效果不錯,但進境有限,碰到拿同樣球拍的兩造對戰時,比的還是基本功,真的紮實、正確的基本功,卻不需拿什麼神兵利器,飛花摘葉即可傷人。或許有人會拿楊過大戰金輪法王的橋段來強辯兵器的重要性,但想想基本功最堅強的掃地僧吧!大輪明王鳩摩智厲害的無形火焰刀偷襲,卻完全近不了掃地僧身前三尺。乾坤大挪移心法也說一般人練第一層心法就要七年,但內力強大之人,神功卻片刻可成。

行文至此,著實感到悲哀。末法時代,各種邪說橫行,魔入佛門,依佛袈裟,毀佛梵行,連佛經都能被竄改成魔說。尚未得道或行邪道之人,如何能傳道、授業、解惑?不能再說下去了,孫曉雲女士於書法有法一書文末,也有同樣的感嘆,中國書法之法亡軼,以至於畫字、描字之法遍地開花,她要是說書法已亡,那可是否定了千百年來的傳統,得罪的又豈止千萬人。都說雖千萬人吾往矣!真的吾往矣嗎?通常連開始都來不及,就已經吾亡矣。因為絕大部分的衛道盲者,會興師保衛其錯誤但有錢賺的既得利益。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傢伙,通常只能孤獨地跳汨羅江找龍王喝酒去。

將進酒、杯莫停。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關於練功拍最有名的典故:http://big5.3mt.com.cn/g2b.aspx/ido.3mt.com.cn/Article/200710/show839009c14p1.html,這是王楠乾媽用鐵球拍訓練王楠的傳說。有空可以參考看看,關於本篇:基本功與練功拍,其實能寫的還很多,但不如留給您自己去發現,就簡單說到這,希望能對初入門的球友們有一丁點幫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razytal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