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AC類球拍!煩不煩啊!先說好了,這把純屬個人喜好,不推薦,配置的膠皮也不推薦,誤上賊船的朋友請自認倒霉。都說了是雷神之鎚,不是誰都拿得起來的,更別說掄得動了。誤傷無辜,請自行就醫,切莫自誤!

感恩菩薩慈悲來幫忙,在下對於球拍的追求,即將畫下句點。因最近幾把新購入球拍的特性和對基本功的鑽研,意外的將隱匿在心海深處的理想球拍形象勾勒了出來。人高馬大、手長腳長的敝人在下小弟我,可能因為雙子座的兩面多變個性,除了大開大闔的厚重球路,亦酷愛詭譎多變的控制打法,各種技戰術都愛的思緒,糾結的跟個包子似的。要我定下來專打一把球拍幾乎是不可能的事,熟悉的球友都知道,每次跟我打球的球拍都不同。雖不誤人卻自誤良多,對每把球拍的特色都無法發揮得好。嚴重的見知障與日俱增,越來越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重新拾起深居後宮的BANDA Allsafe,覺得還是喜歡弧圈球圓月彎刀的獨特美感。但是Allsafe不適合我最愛的DHS PF4,難免有點遺憾。意外購入DONIC Appelgren Allplay CS 中直,隨手貼上手邊的PF4,為球友示範拉SIDESPIN,因中直握柄較短,改採三指握法。這種已經快要消失的古老歐式握拍法,專打SIDESPIN球路,沒點年紀是無緣聽聞的。早些年曾花了點時間練過,正、反手皆有點小成,只是從來不曾用PF4打過。一開打,意外的順暢,球路勾拐偏斜,實在賞心悅目,打起來很有成就感。但是Appelgren Allplay的特性適合撞擊式摩擦,不利於SIDESPIN打法,因此起心動念又回到AC類球拍上。

標準AC類球拍,由於大蕊較軟,不太適合搭配PF4,擊球很容易觸底,手感不佳。但只要大蕊稍厚,拍身形變較小的類AC結構球拍,便可發揮得還不錯。為了哀悼馬習會,不是啦!其實剛好某家桌球用品店重新開幕,託球友帶回一把原本最不看好的仿AC結構球拍:XIOM Allround S。Why?XIOM這種新廠牌,要將AC結構的特有韌性做出來,幾乎是可以想見的不可能,連BTY都仿了幾十年,還是做不出類似的味道。所以XIOM的版本肯定硬梆梆,沒Q度,最適合搭配PF4打純摩擦的SIDESPIN。

為何要指定三指打法?一、是耍帥!這是一定要的啦!這樣才能特異出眾嘛。開玩笑地,其實是用正常打法常常會手賤,只用手腕的力量打球。一般在發球時常會用這種三指握拍法,因為容易甩腕甚至手指加力,能製造更多的旋轉。但全局用這種握拍法,則會因為握拍角度,在打直球和殺球時揮拍角度有點卡卡的。但只要逼自己全場都打曲球,擊球弧度既低且左拐右彎,恫嚇力十足。弧來弧去的球路,打來煞是好看,成就感滿點。

1992年全省勞工盃桌球賽在敝校中原大學舉辦,巧遇一位新竹科學園區代表隊高手,因為敗給他很慘:21:6,所以對該高手的球具、球路記憶深刻。該名高手用BTY Gergely+FH Sriver+BH Tackiness,就是用三指打法打SIDESPIN。一路打來,在下只能被動防守,還因奇怪的弧形球路,時常都摸不到球。賽後就想方設法攢錢買了第一把Gergely,哎!基本功不足,內力不到,完全掌握不住Gergely的強大性能。苦練許久,僅得其皮毛,偶有佳作,但悲劇收場居多。

後來研究多了些,適才發現:三指SIDESPIN打法,在歐美球員的使用習慣都是用軟質allround級球拍。這類球拍輕薄Q彈的特性,很能夠兜住球,賦予強烈的旋轉。例如AC或YSCC+Mark V的絕配組合,就很適合這種打法。但其缺點在於除了SIDESPIN之外,其他球都打不出來,連發球、搓球、切球都很容易冒高。彈擊、快帶、快撥則很失誤率很高。原因則在於高彈性軟質膠皮配軟板的組合,在發力不能透板只能靠膠皮的情況下實在咬不住球,一碰即飛,沒力又不轉。

以郭躍華為代表的東方SIDESPIN打法,因為使用黏性膠皮、硬質海綿,上述問題不復存在,球質旋轉量更大,就是速度稍慢些,所以通常搭配硬質七夾板以提升速度。但這又造成球路偏直不夠賊的問題,球路落點很容易預測,必須依靠強大的進攻火力,密集連珠砲的攻擊才能取分。慘的是,要是對方擋得回來,因為吃旋轉,回球的逆旋轉的怪異路線更是難以防禦。郭躍華號稱史上腳步最快的選手,恐怕也是因為這種打法一練一傷、七練七傷,未傷敵先傷己的七傷拳所致。馬林飲恨松平健太的世乒賽退役之戰,正是這種打法致命傷的體現。馬林的球旋轉雖強,但球路偏高,很容易被回擋,松平的教練是偉關晴光,即中國前世界冠軍韋晴光,類似的打法和球質,松平早就打習慣了。日本隊最近遭遇大陸隊屢建奇功,特別是在攻弧圈的環節頗有亮點,只要中國隊一起下旋,日本隊就在近檯等著轟大板。

allround 級球拍配硬海綿黏性膠皮,用一般打法幾乎是自斷一臂的玄鐵重劍,打來讓人既黯然又銷魂,不知情的球友都還以為是削球拍,得大費力氣才能勉強過網。然而用三指SIDESPIN打法,球質又重又威,球路除了曲線更大更意料之外的低平,球著台後二跳突然又下砸,回擊難度很高,發力完全的攻球幾乎都一板過。除了殺球因握拍角度的問題還是不太順,接、發球、撥、彈、擺、搓等檯面小球技術都能順利發揮。

其中的美好,一切盡在不言中,只能意會,無法言傳,但看著陪練球友挫折感十足的表情、、、、、,佛說:不可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razytalk 的頭像
    crazytalk

    半條命的胡說八道

    crazytal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