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20191004_091534  月初香港Jeffery Pang球友來台,割愛給在下幾張老版頭PF4,哎!真是滿滿的快樂啊!在送他到機場的一路上都在聊顆粒。Jeffery球友相當有心,收集了各種傳說中顆粒神拍:032(五夾)、仿順風(六夾)、老盾牌(六夾)、、、且本次來台的目的,居然是為了在下先前介紹的高南彬牌仿順風50六夾拍而來。『六夾』,顆粒神器的達文西密碼,所以也激發了在下探索這把很少人關注,甚至已絕版,但歐洲桌壇名將奧恰洛夫卻仍在使用的DONIC OVTCHAROV Senso Carbon,6木+2碳,這神秘而致命的『6』,究竟有啥玄機?實在令人欣然神往。要來討論這把球拍,非得先研究一下Dimitrij Ovtcharov和Mattias Falck的球具配置和打法不可。

Mattias Falck,目前檯面上成績最好的短顆粒打法選手,使用底板為Yasaka Ma Lin Soft Carbon,正生反反配置。191cm!比在下身高最高時還彪高一英吋的彪形大漢?不論身形、戰型都應該很彪悍才對,但相較其他顆粒快攻選手,其球風的溫文儒雅,雖然已經很用力在扣殺,但極目四望,除了高軍之外,似無他人比他更溫柔。雖然ITTF曾酸他婚後從妻姓,命運從此大不同(從Karlsson改為Falck),但這應該是因為他的球具配置所致,馬軟碳跟吃軟飯應該無關!(https://www.ittf.com/2018/09/18/change-name-change-fortune-mattias-falck/)但、、、、驃悍的人、飄汗的球風為何打不出飆憾的球質???Mattias的球路基本上很仰賴反手的反膠拉弧圈。正手的生膠除了偶爾扣殺一板,或拉或擺都是虛晃一招的過場球,狀況較差時,幾乎就是主要失分的大破綻。異質打法如果異質的那面反而是軟肋,打起來不但一點底氣都沒有,甚至會懼怕對手餵球到異質面。偏偏打顆粒最怕膽怯『ㄔㄨㄚˋ』手,越怕失誤越多,然後漸肖轉生氣、越打越用力,最後功架垮了,中門大開,任人宰割。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尋Mattias和伊藤美誠輸球的比賽視頻來看,幾乎都是異質面失誤稍多後起煩惱心,最後自行崩潰輸球。伊藤為何老是『ㄍ一ㄥ』著一副用鼻孔看人的樣子,失誤後總是狂點頭欺騙自己,假裝了解為何失誤(日本女隊自平野早矢香以降,很多人都這樣),借此鞏固自己脆弱的自信。Mattias則是在正手頻頻失誤之後,用更接近反膠的打法的方式努力加轉。有效嗎?有,因為對手會誤判來球上旋程度而掛網。這些、、、是正常的嗎???不,這是不正常的常態。不正常的常態?是的,用反膠適用的弧圈板打生膠或正膠,都會滿滿的有種打起來怕怕的不確定感。這就是所謂的不正常的常態,只能說是配錯球具硬打的結果。Yasaka Ma Lin Soft Carbon的結構像是YE加了兩層軟炭,分別在第三、五層,哎!碳層深埋、、、,聽起來學問很大,但還是比較適合反膠的設計,只是因為球速比馬大碳和馬硬碳慢些,算是一堆庸脂俗粉中的清秀佳人,但明明Yasaka的產品線中還是有比Ma Lin Soft Carbon還適合打顆粒者,伊藤使用的碳吉他也是!只能說、、、奈何明月照溝渠啊!

Dimitrij Ovtcharov早期是使用七夾板,在蛋糕海綿問世後,若論及撞擊式打法的選手領頭羊便是奧恰,從其巔峰期一直到現在,雖然DONIC用奧恰的名義已經問世了許多把球拍,但奧恰最常用這把罕見的6+2特殊結構球拍,他本人的鍾愛程度對比銷售不佳到絕版不再生產的叫好不叫座,證明其中必定有詐!這也是在下一直買不下手的原因。要不是已經玩到沒新球拍可玩了,也不會去關注這把乍看是5木+2碳的普通歐式碳板。事實上,前幾年在長城板橋店第一次把玩這把球拍時,就沒注意到它的6+2特殊結構。、、、待續。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razytalk 的頭像
    crazytalk

    半條命的胡說八道

    crazytal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