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0008.JPG上一篇文寫到一半,手機就通知新購的球拍到貨了。說真的,真的是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情下,購入了這把特殊結構:10 木+ 9 Ply Carbon膠的乒乓網『風勻』拍。意外!純屬意外,意外的和兩面PF4合拍到方方面面都禽獸和鳴的狼豺虎豹、、、

前陣子回答gary球友關於『空球』的問題,意外的洩露了在下之所以會偏好PF4的病根:怕『空球』。初學球友怕旋轉球,中階球友則怕空球,那高階、、、抱歉,在下力有未殆,不敢置喙。空球,對所有球友來說都是個很大的門檻、坑洞,它讓打球變得磕磕碰碰、跌跌撞撞,不懂應對者只能被整得淒淒慘慘戚戚。

蝦密係『空球』?其實不論是使用哪種器材、膠皮,只要是打不好&不好打的來球都叫空球。空球顧名思義:空空如也!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有旋轉沒力量』、『沒旋轉有力量』、『沒旋轉沒力量』等等球性都會造成『空球』。廣義演繹則是:凡能造成回球誤判的球,都叫『空球』。例如:入射角不等於反射角的球,被大量洩力、減旋轉、不旋轉、逆旋轉等等的來球,都是空球。

那『空球』該怎麼應對?應『對』不就對了,但大家常常都應『錯』了,所以空球才會那麼令人扼腕。打不出空球的人,通常也看不懂空球,更無法正確回應空球。直面『空球』正確的解法,應該是要能了解空球、進而打出空球,直到能回接空球。但怠惰、因循、魯鈍、愚痴、苟且如我者,則奢望以換球拍或換膠皮的積極來消極解決問題。這樣的態度,要想打好空球,簡直就是空笑夢。然天無絕人之路!世間還真有懶人解法,就是改用黏性膠皮,可以稍微減低『空球』所造成的威脅。PF4、、、便是其中最角角的佼佼者。

因為放不下PF4無懼空球的特性,這張不為人所待見的低價位膠皮,三十逾年來,幾乎被在下貼到了所有曾買過的球拍上試拍。在PF4身上,真是一句:見過你的美,我還能愛誰!比狂三還重的尾勁、比Mark V還強的暴衝、比Tackiness還久的持球、比729還轉的側旋、比651還爆的扣殺、比652還輕鬆的小提拉、比563還飄的挑球、比ANTI還不走的縮板、比一般長膠還怪沈的太極推擋、、、不能再寫下去了,再寫就過火了、、、不願別的男人見識妳的撫媚、、、這樣會讓我心碎。咦!搞錯了,上句不是『過火』而是『愛如潮水』的歌詞、、、吼!干張信哲啥事?蛤!1989,同一年認識的PF4和張信哲,兩者直至今日都是經典啊!

回正題。痛苦的,正是上述所有PF4優秀的特性,得分別搭配各種特性迥異的球拍。球是圓的,變化萬千,敵對球友的打法更是五花八門,常令在下陷入坐這山、望那山,邊輸球邊想著換球拍就能贏的虛妄。所以一直在眾裏尋她千百度的,便是一把能兼容並蓄、發揮出PF4最多特性的球拍。因此多年來成就了後宮佳麗若水三千,卻無法僅取一瓢飲的窘境!

風勻,19 Ply 十木九碳,這不是什麼創舉,三維在2014年就出過一把曹臻代言的白勻 19Ply 十木九『軟』碳。風勻應該也是三維代工的產品,結構上只有面材跟握柄造型不同。但細看之下,白勻的結構是真的有很多層薄薄的黑色夾層,印象中每層木薄片的厚度還不太一致。風勻則是厚度相當均勻,黑色碳素夾層較薄,使得整體厚度也變薄。在下入手的這把風勻基本上看不到黑色夾層,因此只有不到5.5mm的厚度,WTF!19夾只有5.5mm厚!!!比Yasaka Dynamix 17還優秀!是嗎?

19 Ply ,10木+9碳、、、但這個碳是什麼碳?怎麼有種碳是又何奈的碳碳的哀愁?而且加碳還加九塊?其實在下懷疑那九層碳,應該只是添加了碳纖維顆粒的膠水層。這個技術據說是Joola率先研發使用的,729 Z-2就用上了這種專利技術。乍看之下,很像早期用了血膠的DHS 08。但、、、魔鬼藏在細節中,數字會說話,DHS 08是 7木+6血膠,木材有七層,而白云則是十層木材。Bingo!抓到了,兇手就是這『十層』,而不是那九層應該忽略不計的含碳膠水。七是奇數,十是偶數,Bravo!偶數夾層的球拍、、、難怪這硬邦邦的板子,除了因為較薄而保有些微拍身形變外,又多了一絲讓人安心莫名的共振。

說來也妙,PF4似乎對等厚夾層的球拍情有獨鍾。如三夾等厚的Yaska Leopard(正宗)、四夾等厚的Tibhar Champ、五夾等厚的DHS 85 / BTY Defence X / Xiom Aigis、六夾等厚的DHS 86、七夾等厚的DHS 08 / Tibhar 幻守 / 銀河B-201、八夾等厚等候中,九夾等厚的Avalox P900 / 自製柚木HORIKI、十夾等厚就這把風勻、十一夾等厚的NevaGiva TriAD,都很適配PF4。、、、等等,Nittaku GORIKI除外!GORIKI配PF4真是難打得一言難盡。

在這些個等厚夾層球拍中有兩把是特別更突出者:四夾等厚的Tibhar Champ、六夾等厚的DHS 86。Tibhar Champ+PF4x2是在下打過彈力反應最線性的球拍,有一說一、說一不二的力量反饋,幾乎跟打光板一樣的手感,能非常清晰的掌握球每一絲動態。而DHS 86全椴木六夾,則是除了秉持椴木絕配硬質膠皮的傳統,更多了一分靈魂悸動,嗯、、、震動啦!因為、、、所以、、、這10層木的風勻,想當然耳的也繼承了這個特性。

這個震動很重要嗎?不重要,但很爽!但會震動就一定會爽嗎?不!震動要很爽、、、很難!

一般來說,不震手的球拍通常較硬彈,手感很弱,操控不易。太震手的球拍手感很不舒服,又沒力又沒法控制。全能型球拍稍具震手感、操控精準,但沒啥彈力,得靠加大發力來一振雄風,在相持中一個沒到位就會敗下陣來。這同樣是個魚與熊掌的問題,兩難才是最難的,哎啊!兩男?男上加男、、、我呸!是難上加難啦!等厚球拍通常每層都是同樣材質,共震比非等候球拍嚴重,手感都是又乾又悶?就是打球時沒啥放大效應啦!這樣的手感不太討喜,沒什麼觀眾緣。除了力拔山兮氣蓋世型發力無礙的少數球友會喜歡這種球拍,這可由上述幾把等厚球拍的市場銷售量得證。確實!不但應該沒什麼人認識,還幾乎都廢藩或絕版了。在下雖然口味較重,偏好這口,但心底裡還是嫌棄它:太乾了!不舒服。四夾等厚的Tibhar Champ、六夾等厚的DHS 86,是稍微濕潤了些,但一個彈力不足、一個Q勁不夠,實在美中不足,加上兩者的共同缺點:打不太轉的掩瑜之暇,唉!我尋尋覓覓、覓覓尋尋一個溫暖的懷抱,這樣的要求、、、好像有一點高!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razytal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