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SP_

BTY 日中號-SP(非閃光五號),BTY從來最速、最暴力中硬度五夾板。

面材為日本木曾檜,加力層和大蕊看起來都像是阿尤絲,丸型拍,近台速攻用。

從它面市以來就是冷門拍,少遇球友執此拍者,多是球齡超過二十年以上的前輩。 

1988年漢城奧運,南韓選手金琦澤、玄靜和分別獲得男單銀牌和女雙金牌,可以說是日中號-SP最露臉的一年。將日中號-SP使的最出神入化的金琦澤素有『專剋瓦爾德內爾』的稱號,而玄靜和更是世上唯一一位專使日中號-SP的大滿貫得主。

綜合這二十五年來,前後共5把拍子的經驗,老實講,日中號-SP是一把既難配膠皮又不好控制的球拍,國內球友雖不乏好手使用,但就少見用這把拍子打到國手級的頂尖高手。究其原因,小圓拍面的設計會是最大的問題,這種設計雖然突出了近台攻擊的靈活度,但卻因為尾勁不足和甜區太小的先天缺陷,再加上彈性極大這把兩刃劍。常常一番兩瞪眼、一擊斃命,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尤其改大球後,球的質量增加,但日中號-SP並沒有做任何調整,造成擊球甜區更小的問題。若非擊球位置在球拍重心附近,都會有脫力和震手的狀況。

膠皮配置是另一個大問題,軟硬都不吃的日中號-SP超難配置膠皮。一般公認最佳組合為BTY原廠產品IMPARTIAL(短顆)和Super Sriver(平面),但這兩種膠皮只是讓它變成一把如同閃光一號+Sriver特性的平庸組合。經驗中曾試過數十種搭配較有特色的組合如:TSP HIYAKU(平面)、DHS G888(平面)、環球889(短顆)、Donic F3、BTY Super Anti、以及我最愛的雙魚820A。其他都是白搭,尤其一些赫赫有名的膠皮如BTY Sriver/Sriver FX/Tackiness、友誼729系列/755/802、DHS PF-4/狂飆3/天極2、雙魚815/830/8338、Joola Carrea 730、、、不論高速膠皮或粘性膠皮都會因未咬不到球,不敢發力,所以打來既沒速度也沒旋轉控球又差,會讓你很想把拍子丟進垃圾桶。

檜木跟阿尤絲似乎天生就是死對頭,同時採用這兩種木頭設計的球拍都有速度極快但容錯率極低的特色,在實戰中很容易失誤。舉例而言:外國網站Andro CS7 Velocity這把同結構七夾板的評價如下:

Andro CS7 Velocity

Pure speed for unconditional offense: five ayous plies surrounded by two rigid hinoki plies provide incomparable penetrating power. Even with slightly slower strokes, you can achieve precise and hard shots. The core of more elastic ayous wood permits dangerous topspin strokes from half distance. For absolute offensive players with good technical skills who are willing to take risks.

以上引自TabletennisDB網站。

請注意最後一句:連高手都得冒險的論述,就不難知道這類型的球拍共通的問題。更好玩的是,因球拍特性趨近於絕對線性,打出來的球都直挺挺的(打SideSpin會有一點點弧度)。用家的長相、表情和打球時的樣子,看起來也幾乎都是一付堅毅不屈、頑固老爹的模樣。

1988年開始瘋桌球,由於第一把拍子是文具店買的老人牌不知道什麼木材的單板球拍,售價150元。雖然已是該文具店最高檔球拍,但相較於同學間最便宜的蝴蝶牌貼皮拍,還是不到其三分之一的價錢。因為不小心用這把廉價球拍打敗曾獲得縣運冠軍的學弟一場球,讓我自得意滿的以為只要有把好拍子,應該會有一番雄圖霸業。這說明了為什麼有那麼多武功不濟的跳梁小丑,不管死活、前仆後繼的妄想爭奪屠龍刀,以為有屠龍刀就能成為武林盟主、號令天下了嗎?。雖然明知自己是計較用盡、卑劣儘出,加上對方不小心失誤,才僥倖贏得那種五球一場的兒童比賽。於是縮衣節食、勒緊褲帶,四個禮拜攢出2800元,跟同班同學家裡買了一把奇門兵器:金蜂牌鋁質刀板球拍,這是同學父親特製的,據說沒有第二把,當時配的膠皮是YASAKA VISCO和YASAKA Original長顆,這拍的彈性超大,遠不是當時的我能力所能駕馭,開打之後一直為自己吃了四禮拜的泡麵不值。想當年BTY Gergely才1400元、Cypress才1200元,連最貴的Cypress Special也才1700元,一張BTY Sriver280元。這2800元可是落足重本砸錢砸到自己腳上,可惜小弟天賦有限無法駕馭此寶刀,終究淪為玩拍一族。

這跟日中號-SP有啥鳥關係呢?1988年,貪玩不才留級一年的我正值高三,只要不是上課時間都泡在桌球室裡,因聯考在即,家裡禁止看電視,偏偏被我偷看到電視轉播中劉南奎和金琦澤那場決賽,金琦澤手上的小圓拍實在太吸引我了,所以就在聯考後偷偷把這把金蜂球拍改造為小圓拍,後又改成閃光一號的形狀,最後還是控制不住,送給大學同學了。送人後的第二天買了第一把閃光5號。閃5和日中號-SP,其實是不一樣的,產地、材質、手感都有稍許不同,所以在獲知玄、金二老的兵器原來是日中號-SP而非閃5之後,便再也沒買過閃5。主因不是閃5不好,而是其控球力遠遜於日中號-SP。而控球本是我的弱項,哪想得到一直發展控球技術的我,在大臂嚴重拉傷後,反倒以控球為主要戰術。至於日中號-SP和閃5的差異,因在拙作及答客問中多有提及,請自行爬文,為荷。

終於,給我搞到一張雙魚820A短顆生交單膠皮,好久不見了,老朋友。據一位小時候曾力戰當時剛獲得美國公開冠軍的小霸王吳文嘉,打到第五SET才輸掉的優秀學長說:雙魚820A才是真正的短顆粒。前國家隊總教練林宗雄先生的公子是大學學弟,當年在學校時,曾看過他的反手用的也是這張短顆。剛好這兩位打的拍子都是Stiga CL,而且不是新版的紅標、黃標那種劣質品,而是墨綠色底金字的老CL。有這兩大高手的加持,給它砸下去沒錯啦!在當年一張Sriver280元的年代,雙魚820A要價320元!但其威力實在令人覺得物有所值。

硬拍配軟皮、軟拍配硬皮或快拍配慢皮、慢拍配快皮的論調,其實都是初學玩家的論調,看似平和中正、水火既濟的配置法,往往得到的只是平庸之極的組合,只有在練球時好打,這種互補型配法的拍子就像白敬祈+呂青澄,在實戰中常常要速度時出不來球掛網,不要速度時彈力過大轟上天。日中號-SP的配膠原則偏偏得要走極端偏鋒。雙魚820A+日中號-SP球會亂彈、震手,幾乎無法控球。賣個關子,解法反而是往更加提高速度的方向著手。然後就會產生聶風+步驚雲,摩訶無量的驚人效果,有速度又有手感。像施碳、水谷隼ZL這些高速拍不是都得配BRYCE?貼慢皮或粘性膠皮,都不好打。

唯一不搭的,是身高185cm、體重105Kg,俗稱彪形大漢的我,拿這麼一把小圓拍,實在是有一點比例不協調。

唉!減肥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razytal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