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身體巨恙,非得就醫,事後偷空跑到球館去流汗一下。嘴硬抵不過生理反應,真的打不動習慣的削球拍。這一天輸球輸到有點傻掉,也可能是今天的球友突然球技大躍進,超水準演出。然持平而論,器材的精進著實扮演了翻盤的決定性因素。

兩位球友一位從日直五夾+Sriver改用檜單+G1,一位從張繼科Super ZLC+T05x2改用水谷隼Super ZLC+T64x2,尤其是後者,簡直顛覆了在下敗拍二十餘載的經驗。一直使用傳統球具的我,之前一直很輕易就取勝的狀況,今天像是踢到鐵板一樣。攻不死對方就算了,被動防守時幾乎無力回擊。更慘的是因自知體力不濟,所以今天用的是新入手的Andro LIGNA OFF+,實戰證明這真的是一把手敢、力量都上乘的球拍,FH:KTL 超能量、BH:KTL 龍捲風,重量輕、旋轉強、彈性好、控制力佳。真的很好打,但還是輸得莫名其妙。

球友大方地借我試打,說真的15K左右的售價,不好打說不過去。試打後,誠心必須向BTY致歉。在下的拜拍歷史中最多也最恨的品牌就是BTY,尤其是加料拍,除了Gergely之外,幾乎都被我罵慘了。但是這把水谷隼Super ZLC+T64x2的續集拍,著實讓我驚異!BTY真的有進步,而且是一種劃時代的改進,這種優勢的幅度之大,已經讓自覺球技應該六四波我,狂輸對手三七波。對我來說在水谷隼 ZLC上,這種優勢是不存在的。甚至只要給一板空球再重擊一板就可以輕取拿水谷隼 ZLC的球友。張繼科Super ZLC更糟,甚或不如張繼科 ZLC好打,但碰上水谷隼Super ZLC+T64x2的趁手,以上這些拍子都算是失敗作品。除非親歷、絕難相信,只能用也許這就是我的如意金箍棒來形容。

第一次試打T64是搭波精,普普吧!實在只能用中規中矩來形容。第二次是搭郭耀華牌檜木五夾手工拍,手感精緻細膩,順手程度直逼這把水谷隼Super ZLC+T64x2,唯咬求觸感因太彈而稍遜,但極速卻不如水谷隼Super ZLC,但改用Xiom VEGA asia兩者就不相上下。第三次是搭VPS,跟波精一樣,也是還好而已。第四次是搭Andro LIGNA OFF+,爛透了,接發球、小球老冒高,防守和攻擊都常出界,真心不好打,因此對T64好感度平平,覺得C/P值很低。所以是水谷隼Super ZLC的關係嗎?

水谷隼Super ZLC,憑良心說,原來真的不看好,因為續集通常都不精彩。而且其握柄實在太細、又醜到爆。工業設計水平真的太差,握柄顏色交界處的木材都是拼接的,拼接的圖樣又不好看,沒頭沒尾,鋁牌圖標正反面都不好看,總之就是醜斃了,尤其改用BTY對稱新圖標,一個字記之曰:醜。但真的好打,從近台到遠台,全能的攻擊特性,每一球都能很準確而穩定的掌握,夢幻的手感。之前試Xiom新款球拍VEGA PRO也有類似的感覺?

所以,是T64、水谷隼Super ZLC還是風+雲兩者結合所產生的摩訶無量,無語問蒼天,只能請教無名了。


 

後記:

有必要這樣嗎?連球拍都搞『脫拉斯』。後來將T64撕下,在XIOM、DHS、Andro、Stiga、Yasaka、Banda、Victas、Nittaku、TSP、Donic等廠牌球拍間反覆嘗試。說真的,就是貼在BTY自家球拍上最合拍,旋轉超強、彈力超大,貼在中低價位的Ranuculas五夾上,就已經有貼在超級水谷隼上九成的功力。看看球館裡那些年紀小我兩輪的年輕人,對於非BTY球拍的鄙夷程度,想像自己從小一直存在的蝴蝶牌陰影,如果權貴的惡勢力都已經擴張到球拍裡,難怪曾有球友就算因為經濟問題很煩惱他小孩的名牌球拍情節,但對在下推薦的便宜球拍組合也是不予肯定。當然每個人的環境、背景、價值判斷都有其因由,這個只要看看長江七號就能了解,疼小孩的父親,就算是拚了老命也要讓小孩子不能輸在起跑點上。

所幸,T64這張評價一面倒的好的膠皮,在下個人的測試中,搭配性最佳的,並不是BTY或XIOM的仿SZLC,而是新購入的三十幾年前、有三小孔的DHS 老86(鄧雅萍、福岡春菜使用)。繼珍品032(何志文使用)之後,再次彰顯了傳統木工工藝的普世價值。再回顧一次老何的故事,50歲還打進奧運,相對於三十歲就轉教練職的孔令輝來說,堪稱人瑞級選手,而他一路打進國家隊時,所使用的球拍是在文具店裡買的五塊錢人民幣休閒拍,現役球拍032還是他成了外籍兵團代表西班牙,回上海打球時,從前中國隊友送給他一把閒置不用的舊球拍。在一片因改大球而換球拍的呼聲中,勇敢做自己。我就是我,不一樣的花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razytal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