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面上方式本文主角,Tibhar Li Qian DEF 李倩削球拍,圖下方即是偶遇不易得之打來完全不空的紀念版復刻黃藍瓦木,手上原有一把Legend柄Stiga標準OC前幾年送給小球皮球友了,所以只剩一些變種OC如:水滴紅瓦木、馬林YEO、復刻黃藍瓦木、Mizuno Wingline。OC CR、Nano OC、P500、VPS、孔木、、、則更是因為實在不喜歡,所以早就捐做公益。會對這把Tibhar Li Qian DEF 李倩起心動念,實在是百無聊賴、了無生趣的玩一玩心態作祟:拿很空的球拍來削球會是什麼感覺?應該有朋友會說:這、、、不是李倩,而是你欠、、、揍。雖然其實已經玩過同結構的松下鐵壁,但Tibhar的選材總是異於常人,姑且一試吧!結果、卻出人意表的、、、。
又不寫完!欠揍!!!
細數前塵往事,手上OC結構球拍不多,應歸咎於對1989年購入之Banda Waldner正牌黃藍瓦木的徹底失望。雖說不多,但還是入手過Avalox P500 x 2、Donic 紅瓦木、復刻黃藍瓦木X3、Yasaka YEO x 2、Xiom Aria、Mizuno Wingline x 2、銀河N8 x2、Stiga OC / OC CR、Nittaku WL x 2、、、、、借來玩過的就更多了,哎啊!雖是如數家珍,但怎麼看起來像是在炫耀???總歸一句,有強!有猛!強到武破虛空啊!這並不是指控OC結構的球質外強中乾,相反的OC的球質還又速又重,尤其王勵勤之後,一黏一澀、一絃一柱思華年的神搭配,基本上已經是位列仙班的成就。但OC著名的發空、發虛的擊球手感,也是另得眾家高手最後琵琶別抱的主因。這個問題出名到連不打OC的人都知道,既然大家都知道,這就不浪費時間多加贅述了。
所以、、、寫完了???不是,是問題描述完了。先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才能進一步提出假設、驗證假設,進而得到答案。科學方法、笛卡兒提出的。但、、、OC的問題和答案卻不是用科學方法所能印證的!